“壯年”高通或收購“老年”英特爾 反壟斷等障礙下能否成行
對於近日,美國通信巨頭、移動芯片龍頭高通可能收購老牌CPU芯片製造商英特爾一事,9月23日,英特爾方面迴應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稱,對於傳言不予置評 。截至記者發稿時,高通暫無迴應。
若這一收購成功,將成爲科技史上最大的收購案之一,將影響全球芯片業格局。收購消息傳出後當日,收購方高通的股價下跌2.87%,被收購方英特爾的股價則上漲3.31%,這也代表了市場對這一意向收購雙方的看法。雖然都是芯片製造公司,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和AI逐漸崛起的時代,深耕智能手機芯片的高通未來前景光明,而CPU的重要程度卻逐漸被GPU取代。
本次收購,被分析人士認爲是高通向PC市場的一次進軍以及完善產業鏈的一種佈局,不過前景如何尚未可知,另外,兩大芯片巨頭的收購被認爲將面臨反壟斷調查的重重阻礙。
投資者“用腳投票”,高通股價承壓背後
據報道,高通CEO克里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親自參與了收購英特爾的談判,研究交易的各種選擇。但高通與英特爾的談判還處於早期階段,高通尚未對英特爾提出正式報價。
從高通股價走勢來看,高通的投資者們對此項收購顯然不看好的居多。對比兩家公司的基本面,截至北京時間9月23日,高通市值爲1882億美元,另外其擁有約130億美元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有價證券,而英特爾市值約934億美元。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分析稱,即使忽略收購溢價、相關成本、債務假設、後續管理費用等,僅英特爾約 934億美元的市值就足以給高通帶來巨大的財務壓力。這將立即對盈利能力產生負面影響,可能使淨利潤率從目前的20%以上降至個位數甚至虧損(其中代工業務是最嚴重的拖累)。
有業內人士評論認爲,英特爾是70歲老人,吃的是PC時代紅利,高通、AMD是40歲的壯年,吃的是手機時代紅利。相比之下,英偉達是18歲的青年,展現的是AI時代的可能性。
據瞭解,英特爾一直專注於扭虧戰略,包括強調人工智能處理器和建立代工業務。今年8月,英特爾宣佈全球裁員15%,預計將有上萬人離開工作崗位,計劃削減成本100億美元。
那麼高通爲什麼還要收購英特爾呢?
華鑫證券發佈研報稱,高通目前在芯片製造環節上主要依賴外部代工廠,因此希望通過此次收購在增強其芯片設計與製造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其產業鏈佈局。若高通成功收購英特爾,將加速半導體行業的整合進程,推動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此外,收購後的高通將擁有更強的技術實力和市場份額,有望在全球芯片市場中佔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郭明錤表示,併購英特爾僅對高通的AI PC芯片業務有幫助,但從微軟對WoA的承諾(其最新Surface機型都採用高通處理器/ARM架構),高通在PC市場的增長只是早晚問題。雖然收購英特爾可以迅速增加高通的個人電腦市場份額,但它的成本也很高。即使沒有收購,高通也能在AI PC市場實現增長。
通信行業資深人士戴輝認爲,英特爾的AI也處於投入期,資料中心服務器市場本來有九成以上市場,但云端運算拉起了競爭對手ARM系列的芯片。隨着Chromebook的大量應用,筆記本電腦市場又被蠶食,因此,芯片設計領域如果能和高通合併,倒也不失爲一條出路。
郭明錤分析稱,爲了在即將到來的AI時代蓬勃發展,高通的最佳策略是從AI智能手機芯片中快速產生現金流,同時擴大其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該公司還應推動AI PC芯片的發展,建立涵蓋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的強大的設備端AI生態系統。此外,高通還需要通過戰略投資和收購來迅速增強其服務器AI芯片能力。
反壟斷浪潮下收購阻礙重重
如果本次收購成功,這將是自2018年博通收購高通受挫以來科技行業最大的一次收購嘗試。但正如博通收購高通未能成功,本次高通收購英特爾也必然困難重重,首當其衝的就是該筆收購面臨的反壟斷調查問題。
郭明錤分析稱,考慮到在各國可能面臨的反壟斷調查,此次收購很難在短期內完成。即使高通爲降低併購帶來的財務與管理壓力而出售部分英特爾資產,這也非一時三刻可以拍板定案。而上述不確定性很不利於高通的股價。
“出於這些考慮,高通收購英特爾的動機並不強烈。如果這次收購成功,對高通來說可能是災難性的。據我的調查和了解,高通在內部討論中也表達了對收購英特爾的保守態度。這證實了我聽到的一個謠言:高通是因爲某‘外力不可抗拒因素’的壓力,纔去謹慎並被動評估併購英特爾的可行性。”郭明錤表示。
對於本次收購,民生證券點評稱,一方面,高通收購英特爾的交易成本較高,且高通尚未正式提出收購要約;另一方面,鑑於兩家芯片巨頭規模龐大,這筆交易勢必會招致嚴格的反壟斷審查,從過往半導體領域收購案的結果來看,即便雙方有意,反壟斷和國家安全重壓之下,收購未必能成功完成。參考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將雲遊戲版權轉讓給育碧,爲了達成交易,高通或不得不將英特爾的部分資產或業務出售給其他買家。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