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藍白倡議的第三波民主化是什麼?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左起)、鴻海創辦人郭臺銘、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天會談,五人合照時沒有配合握手拍攝,場面略顯尷尬含糊帶過。記者林澔一/攝影

藍白在2024年總統大選倡議合作,似已破局,但本文想討論的是藍白閤中所主張的「第三波民主改革」是什麼?

首先要指出的是「第三波民主化」是美國已過世,著名哈佛大學講座教授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率先提出的。他在他1991年的著作「第三波: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中,闡述了第三波民主化是從1970-1980年代歐洲、拉丁美洲、亞洲、非洲等60多個國家都出現了民主運動,包括南歐1974年葡萄牙的康乃馨革命,這些國家逐漸轉型成民主國家。

按杭廷頓在書中,他認爲第一波民主化是從1828年至1926年,起源於美、法革命,可以說整個19世紀,包括英國的殖民地、法國、義大利、西班牙、阿根廷等三十餘國的民主化;而第二次民主化浪潮,從1943至1962年發生的民主轉型,這些國家大都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的佔領區,另外就是再一次去殖民化的拉丁美洲國家。

臺灣屬於第三波民主化,1987年解嚴,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到1992年第二屆立委全數直接選舉,其實就已經完成第三波民主化。

當然嚴格講起來,1994年的臺灣地方自治大選,特別是臺灣省長及北高兩個直轄市長直選,再加上1996年總統直選,算是爲臺灣的民主化暫時畫下句點。

而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出現中央執政的第一次政黨輪替;2008年馬英九當選,國民黨奪回執政權,出現第二次政黨輪替;2016年蔡英文,又經歷第三次政黨輪替,可以說這是臺灣的「民主鞏固」。

爲什麼說臺灣在完成民主化後進入民主鞏固期?因爲第一波及第二波民主化中都有新興民主國家出現杭廷頓所說的民主倒退(political decay),重新回到獨裁或威權國家,如日本、菲律賓、捷克等。

政治學界對民主化研究極其重視,其中關切的焦點之一就是自由化(liberalization),自由化比較具體體現在人權及個人或團體的自主性(autonomy),也就是「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的出現,可以和「國家機器」競爭;另外就是民主會不會倒退(reversible or irreversible)。

從另一有名政治學者John Linz 的理論來看,民主政治只要建立,沒有任何人或團體可以以非民主手段,推倒民主體制,衝突都可以在民主制度中解決,就算是進入穩定民主政治或「民主鞏固」的階段。

所以藍白合所倡議的第三波民主化,應該是民主改革,使臺灣民主更鞏固,同時,追求更「優質」的臺灣民主。

至於柯文哲所說的第一波民主化完成,是到2000年政黨輪替,威權體制纔算結束,勉強算對。而柯認爲第二波民主改革是李登輝打破中央集權、落實地方自治、平衡區域發展,則有點問題。勉強說來,臺灣的地方分權,還有待立法規範「中央與地方事務分權法」,以及立法院一直沒有修正的「中央與地方財政劃分法」。臺北市等六都的形成也只是形式上的區域均衡,而且是在馬英九任內完成的,不是李登輝時代。

細看藍白所說的第三波民主改革(不是民主化),要解決的是總統當選人,「贏者通吃」(winner takes all),這是總統制的最大毛病。柯P說總統當選後,可以有6000個職位去「分配」,意指這是「分贓」;其實美國總統,被稱爲「民選帝王」(elected emperor),就在於美國總統可以直接派任的職位至少兩萬個以上。而且,美國國會雖可以以立法及預算「制衡」總統,但總統有「覆議權」,只要國會有三分之一的議員再加一票,就可以否決國會的法案,所以覆議權也被稱做「否決權」(veto power)。如果要改變總統制,當然會主張內閣制。

不過,內閣制缺點是因爲有「倒閣」和「解散國會」的機制,常常造成「小黨林立」,及政治不穩定(內閣任期不固定)。因此,1980年代臺灣啓動修憲時,當時對採取內閣制,爭議也很多。而後,國、民兩黨基本上是以法國「半總統制」爲版本修憲。但法國戴高樂在1958年制定的半總統制本來就埋藏着,當總統和國會多數黨一致時,就是「超級總統」的出現。

爲了防止「超級總統」,國會選舉成了關鍵,只要國會沒有和總統一致的多數黨,及沒有多數黨時,席次過半的政黨聯盟出現,就只能任命和總統黨籍不一致的內閣總理。二次大戰之後,法國出現三次的「左右共治」的「聯合政府」,就是這個原因。

因此,藍白纔會倡議聯合政府,以防止現行憲政體制下,總統這隻有權無責的「怪獸」贏者通吃。只要明年總統大選,伴隨着的立法委員改選,「沒有一黨過半」,自然容易產生「聯合政府」,總統不管是哪一黨候選人當選,就比較不可能「贏者通吃」了!

結論是不管藍白合不合,或破局後怎麼合作,臺灣的民主還是需要大步改革,民主才能真正鞏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