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測:第二波疫情高峰可能會在3到5月份到來,我們該做何準備

專家預測:第二波疫情高峰可能會在3到5月份到來,我們該做何準備!

春節已經過完了,人們也都回到了工作崗位,開始了新一年的拼搏,好在這個新春假期裡,疫情並未有明顯反彈,人們甚至有病毒消失了的感覺,景區裡遊人如織,超市裡人頭涌動。但是這並不代表病毒已經被我們戰勝,反而隨着奧密克戎變異株CH.1.1、XBB.1.5、BQ.1.1、BQ.1和XBB的出現,大家有可能會面臨二次感染。

大家一定對第二波感染高峰十分關注吧,最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邢銘友教授預測,第二輪感染高峰可能會在3-5月份到來,關於“第2輪感染高峰或在3到5月”話題也隨之登上熱搜。但是大家也不用擔心,因爲邢銘友教授1月31日在接受長江日報採訪時分析說:從病毒學的角度和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陽康”後體內抗體水平會維持3到6個月比較高的峰值,短時間內再次感染的人,只有2%的概率。因爲我國的人口基數非常大,從去年12月第一批感染開始,過3到6個月,抗體水平會慢慢下降,這時候如果有新的病毒變異株,那麼再次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仍然有可能會出現高峰。

邢銘友教授還說:這次高峰民衆的感覺,可能不會那麼明顯,由於大家第一次感染後,體內有一個基礎抗體水平的存在,所以,就算第二次感染以後,感染症狀的輕重,以及時間集中的幅度,都會比第一次要弱得多。那麼面臨第二波感染高峰,我們該做何準備呢?

首先,我們還是要保護好老年羣體,很多老年人都有基礎病,一旦感染會加重病症,很多老人挺過了第一波疫情衝擊,現在正處於身體恢復期,如果此時再感染一次,對於那些體質差的人來說,後果可能會非常嚴重。如果是第一次未被感染的老年人,這次感染的風險會很大,所以我們還是要繼續做好防護工作,最好能躲過下一波的疫情衝擊。

其次是尚未感染的人羣,這些人羣一般是居家的婦女和孩子居多,我家就是躲過第一波疫情,沒被感染的人,這次也要特別注意,目前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就是這類尚未感染的人羣,我們要繼續做好防護工作。全國估計有15%到20%的人羣未被感染,雖然已屬少數,但鑑於我國人口基數大,涉及的人羣規模還是很大的。

那麼我們該怎樣躲過第二次疫情高峰呢?根據上一次的經驗,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不去人多的地方,出門戴好口罩。

面對疫情高峰,我們還是要做好主動防護,這樣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感染。平時最好不要出門,一些生活用品我都是網上購買,快遞到家後,放在室外,戴上手套噴灑消毒液後,再拿到家裡。但是很多人要出門上班怎麼辦呢?那我們要戴上口罩,儘量不去人多的地方,人與人之間保持一米間距,疫情三年,人們都知道了戴口罩的重要性,口罩能有效隔絕飛沫傳播,在一米間距之外,就更加安全。口罩中N95醫用口罩防護功能最好,最能阻隔病毒傳播,而且3D立體設計,空間更大,透氣性更好,戴着也會更舒服。

二,隨身攜帶消毒紙巾。

有人會說,我們擠地鐵、乘公交,怎麼保持距離?那也不要緊,我們可以隨身攜帶消毒紙巾,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在扶手、拉環等地方先擦一下,下車後,再用紙巾把雙手擦拭乾淨,這樣也可以有效避免接觸到病毒。

三,回家勤洗手、家裡勤通風。

到了辦公室或者回家後,把用過的口罩消毒後丟棄,全身噴灑消毒液,用洗手液洗手後,再與同事或者家人接觸,同時,辦公室或者家裡,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相信只要人人都這樣做,病毒就沒有生存之地,另外,在家裡或者辦公室裡,堅持隔三岔五用噴灑消毒液噴灑一下,就能很大程度避免感染到病毒,也不會受到感染後的痛苦。

這就是我躲過上一次疫情的方法,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們。關於面對二次疫情高峰該怎麼做,就分享到這裡,朋友們,你家有沒有做好準備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和愛喜一起分享,廚藝有限,請多多指教。

#新年美食集市##天南北地大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