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花20年在阿富汗作戰 對中國武統臺灣的真正意義

大陸鷹派媒體《環球時報》就宣稱:美國以前拋棄越南、如今拋棄阿富汗,以後也會拋棄臺灣。但實際情況是,美國在阿富汗停留的時間比大多數人預期的長得多。圖爲美軍撤離越南(下)與撤離阿富汗(上)。(圖/網路)

美國知名的國際問題專家馬斯特羅(Oriana Skylar Mastro)在《紐約時報》刊文表示,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後有更多資源應對更重要的臺灣問題,中國卻要花更多力氣因應中亞與新疆問題,而且美國對阿富汗這種不具備戰略價值的國家都能花20年作戰,這對大陸武統臺灣的政策來說並不是個好兆頭。

目前在史丹佛大學弗里曼.斯波利國際問題研究所中心擔任研究員的馬斯特羅近期在《外交事務》期刊發表分析臺海戰爭的專文,引起國際政治學界的熱議。14日她在《紐時》刊文分析阿富汗撤軍對臺海局勢的影響時指出,確實有許多理由擔心中國將在臺海發動戰爭,但美國自阿富撤軍決不是中國武統臺灣的原因,儘管外交政策和軍事圈子最近激烈討論這種可能性。批評人士認爲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定顯得美國非常軟弱,這會讓北京的膽子更大。但實際情況卻是,美國撤軍反而會讓中國對發動戰爭更爲遲疑。

文章說,中共領導人與其智囊們研究世界強國興衰的歷史,早就明白美國的遏制可能阻止中國成爲一個強國。北京比較幸運的是,阿富汗戰爭以及中東地區的戰爭泥淖讓華盛頓的注意力分散了20年。在中國在各國修建公路港口並擴大地緣政治影響力的時候,美國正在把大量資金投入到反恐戰爭中。當北京在南海修建軍事基地整建軍備,美國軍隊則在與阿富汗叛軍作戰,拆除土製炸彈。

文章認爲,習近平和他的前任們之所以能夠逐漸增強中國的影響力,部分得益於阿富汗戰爭,而且都是在美國未加以阻撓的狀況下發生,這只是偶然的好運。阿富汗戰爭的結束可能會讓這些好日子(中共稱之爲「重要戰略機遇期」)突然消失。美國曾在過去10年試圖重新回到亞洲的角逐中來,儘管阿富汗戰爭仍在繼續,歐巴馬在2011年宣佈「重返亞洲」,川普的國安團隊曾把與中國的大國競爭作爲首要任務,但實際上只有口頭上說說,沒有付出多少行動。但是拜登確實調整了國家安全優先順序,他甚至將「集中力量用於與中國戰略競爭」列爲撤軍的原因之一。

一些人認爲,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對中國武統臺灣的前景是件好事。大陸鷹派媒體《環球時報》就宣稱:美國以前拋棄越南、如今拋棄阿富汗,以後也會拋棄臺灣。但實際情況是,美國在阿富汗停留的時間比大多數人預期的長得多,這打亂了中國對美國應對臺海危機的算盤。臺灣與阿富汗、伊拉克相較之下更有重要戰略意義。如果臺灣受到中國攻擊,包括美國盟友在內的許多國家會認爲中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已經到來,美國將因此失去亞洲的盟友與軍事基地。

馬斯特羅指出,如果中國要贏得臺海戰爭必須快速行動,讓美國來不及作出反應。北京知道,戰爭拖的時間越長,美國的優勢就越大。由於戰爭將發生在亞洲,中國經濟將遭受更大的損失,當地的貿易與能源供應勢必會中斷。美國只需要堅持較短的時間,不需要20年,這些因素就會發揮作用。

文章最後說,拜登與習近平上週四通電話時暗示了這個重大利害關係——雙方「討論了雙方確保競爭不轉向衝突的責任」(據白宮公佈的版本)。中國領導人已經預料到與拜登政府的關係會緊張,現在他們面臨的事實:美國可能有意願也有資源來抵抗中國的攻擊,即使這意味着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