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對美下調進口車關稅正在商討 跌勢難改觀

(原標題:專家稱對美下調進口車關稅正在商討 車市跌勢仍難改觀)

本報記者 龔夢澤

近日,中美兩國就經貿問題達成了共識,停止升級關稅等貿易限制措施,包括不再提高現有針對對方的關稅稅率,及不對其他商品出臺新的加徵關稅措施。

有資深汽車行業專家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目前相關部門正討論降低美國進口汽車關稅的可能性,但目前尚不知下調關稅的具體幅度和時間表。“達成共識後形成政府書面文件還需時日,個人預計會降至加徵前的稅率水平,年底前有望見結果。”

據記者瞭解,今年7月1日,我國曾主動將進口汽車關稅從25%降至15%。然而受美方挑起的貿易摩擦影響,自7月6日起,我國對多數列入中方加稅清單中的自美進口汽車,在15%稅率的基礎上加徵了25%的關稅,從而達到了40%的稅率。

這意味着,若沒有貿易爭端,我國對美國進口汽車徵收的關稅原本即爲15%。

有曾就職於美國車企人士對記者表示,貿易爭端對車市短期內的銷量影響並不算高,影響的只是美系車和“美國工廠”產出車型的表現。即便關稅問題得到解決,對國內車市仍難言產生太大推動。“從全球來看,汽車市場的景氣度是跟隨經濟高低循環走的。我國車市往上走了這麼多年,趨勢性下調已成爲必然。”

去年從美國進口汽車28萬輛

資料顯示,2017年我國汽車進口額高達510億美元,其中135億美元來自北美,其中包括非美國製造商生產的車型。根據中國乘用車協會的數據,去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汽車達28.02萬輛,佔進口汽車總量的10%。

與之相對應的是,去年美國向我國出口的轎車和輕型卡車總價約95億美元,但自今年我國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以後,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轎車和輕型卡車的數量大幅下降,這使得歐洲和日本的出口商的出口優勢顯著提升。

最新消息顯示,就在美國通用汽車公佈其關廠裁員決定後,特朗普在接受採訪時和社交媒體上均表達了對這一決定的不滿,並重提汽車稅。事實上,通用汽車從未提過關稅對其營銷的影響。不過在其最近的財報中,通用汽車表示,美國政府出臺的鋼鐵鋁關稅將使該公司損失10億美元(約合70億元人民幣)。

或因如此,在美國政府表達了要開徵汽車稅後,幾乎遭致了業界一邊倒的反對:美國本土汽車廠商同全球其他廠商都希望政府放棄這種想法。

貿易休戰難止車市跌勢

《證券日報》記者觀察到,在中美貿易爭端的大背景下,今年美系車的表現的確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份,主流美系車企長安福特累計銷量爲33.55萬輛,較去年同期下滑48.3%;廣汽菲克方面共銷售10.61萬,同比下滑達36.3%。

仰仗上汽集團的資源優勢,上汽通用盡管前十月累計銷量108.91萬輛,仍難掩6.9%的跌勢;至於美國知名電動車品牌特斯拉,第三季度在華銷量僅爲3169輛,下滑37%;10月份更是暴跌70%,銷量跌至冰點211輛。

對此,有汽車專家表示,國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自主品牌產品和品質不斷上攻,美系車優勢日益疲軟。此外,在中美貿易摩擦的情況下,確實會影響到中國消費者的購買熱情。

不過,上述人士也指出,貿易戰並非美系車銷量下滑的最重要原因,部分原因是美系車產品以及戰略規劃、產品投放週期未跟上國內市場的節奏。但從更深遠的角度來看,貿易戰停歇、兩國經濟進入正向循環,將從消費者購買力提升和車企信心增強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