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止戰和平即刻發生 日內瓦劇院總監娜塔莎首次來臺

日內瓦劇院總監娜塔莎.庫楚莫(Natacha Koutchoumov)本週首次來臺,她將在舞臺劇《不可能的邊界》裡擔任主要演員。(黃世麒攝)

日內瓦劇院總監娜塔莎.庫楚莫表示,《不可能的邊界》裡的演員,是說故事的人,每個演員都要說三到五個故事,不同的經歷串聯在一起,自成一種戲劇張力。(黃世麒攝)

首次來臺,娜塔莎表示完全沒有時差,而且期待能好好認識臺灣,也已經先嚐鮮了臺灣的小籠包,同時期待有空檔能探索臺北。(黃世麒攝)

一名青少年在戰火裡中彈,人道組織工作人員聯繫開戰的雙方,請求停火,組織得上陣救人。如此驚險一瞬間的時刻,將在日內瓦劇院舞臺劇作品《不可能的邊界》中呈現,本週末在臺首演。

參與演出的演員之一,同時也是日內瓦劇院總監娜塔莎.庫楚莫(Natacha Koutchoumov),本週首次來臺。她表示,在戲劇發想的過程中,劇組一起訪問人道組織工作者,這起拯救中彈青少年請求停火事件,令她印象深刻。

她表示,那位人道組織工作者告訴她,上陣救人時,原本開戰的雙方,真的暫時停止攻擊,「她說,在走過去帶人的路上,感受到原來停火有可能發生,和平也可能發生,在那段路上,有種異常安靜的美好,她也覺得,是不是可以走得慢一點,這樣和平可以停留得久一點,因爲下一刻,又是激烈的戰火。」

《不可能的邊界》由亞維儂藝術節總監提亞戈.羅提吉斯擔任導演,他帶着演員一起訪問人道組織,蒐集而來的故事,也成爲劇情素材。娜塔莎表示,觀衆們可以從劇中感受到那個突然安靜的和平片刻,是一段值得省思的瞬間。

娜塔莎表示,人道工作者可以探討的範圍很大,「有各種主題可介入和討論,如受害者、戰爭、災難等,這齣戲想談論的是人道主義的工作人員,他們爲什麼願意離開原有的安逸生活,到其他國家協助別人,他們展現了一種特別的心理素質,那是一種人性裡的韌性、人性的尊嚴。他們一直告訴我們,自己不是英雄,只是小人物,但我覺得他們的工作,是接近英雄的行爲,這些元素觀衆可以看到。」

整齣戲的排練過程很特別,導演、演員們白天訪問人道主義工作者,晚上整理筆記,挑選不同故事,透過表演呈現出來,娜塔莎表示,「在這部作品裡,演員的功能是說故事,而不是詮釋角色,每個演員都要說三到五個故事,不同的經歷串聯在一起,自成一種戲劇張力,觀衆看戲時可以自行編織故事,並穿梭在故事裡,場景也很簡潔,觀衆可以將故事投射在其中,一切透過演員的身體說話。」

娜塔莎出生於瑞士日內瓦,在歐洲的正中央成長,她表示,自小就在國籍多元的城市裡生活,「我的童年記憶和日內瓦有關,有很多文化衝擊,我的父親是俄國和義大利混血,母親是蘇格蘭和法國混血,而我讀的學校,學生來自世界各國,甚至多達90個國家,從小就活在多元文化世界裡。」

娜塔莎表示,她從小就覺得戲劇很有趣,「可以變換角色、個性、姓名,我覺得很有趣,是一種可以跳脫現實的方式。有天我知道戲劇原來可以成爲職業時,就打算往這條路發展。戲劇可以帶來自由,但劇場也有規則,自由也是因爲這些規則而來。」

作爲日內瓦劇院總監,娜塔莎觀察全球表演藝術的趨勢,她表示,疫情改變大衆的習慣,藝術也迎來許多新的機會,「是機會,也是一種挑戰,疫情之後,需要有更多相聚的機會,可以讓大家暫時放下手機,欣賞眼前的事物,這是難得的機會。而表演藝術上則是更需要財務的支持,這是另一種挑戰。」

《不可能的邊界》演出將於3月17日至19日,在臺北國家戲劇院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