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首席小提琴家林冠羽返臺 解析交響樂團的聆聽秘密

臺裔美籍小提琴家林冠羽(Kevin Lin)近期返臺擔任國家交響樂團客席首席,連續兩週觀衆可在國家音樂廳見到他的身影。(陳信翰攝)

小提琴家林冠羽認爲,樂團首席除了要顧好演出品質,同時要做好樂團門面。(陳信翰攝)

一場交響樂團音樂會,什麼時候要調第二次音?首席和指揮握手的規則是什麼?如何決定要不要演安可曲?首席和副首席握手,就代表沒安可曲了嗎?這些關於交響樂團演出的細節,充滿儀式感,總令觀衆好奇,有約定俗成,也有國際禮儀,還有各地文化屬性,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位反應敏捷的首席幫忙看前顧後,判斷情勢,做出符合當下狀態的判斷,讓臺上臺下,賓主盡歡。

臺裔美籍小提琴家林冠羽(Kevin Lin)近期返臺擔任國家交響樂團客席首席,連續兩週觀衆可在國家音樂廳見到他的身影。2017年,林冠羽24歲時獲選爲英國倫敦愛樂的聯合首席,曾在英國工作,目前他是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交響樂團首席。

對於樂團工作,林冠羽很是享受,他表示,相較於世界巡演的獨奏家,他更喜歡擔任交響樂團的成員,不用獨自旅行,忍受孤單,而且時時可以和別人一起合作,很符合他的活潑個性。

林冠羽表示,作爲樂團首席,必須保持彈性,主要工作有兩部分,一是顧好演奏品質,二是對外的形象,「因爲經常會有不同的客席指揮家到樂團來,要怎麼和不同的指揮合作,是一大功課,另一部分,首席的工作還包括樂團的公關和贊助工作,等於是樂團的內在和門面,都要顧好。」

林冠羽1993年出生於美國,畢業於柯爾本音樂學院和柯蒂斯音樂學院,母親洪惠娟是聲樂家,自小受到母親的影響學音樂。林冠羽表示,他很幸運,畢業時的第一個工作是考上倫敦愛樂,在英國期間,他也磨練自己,累積了很多首席必備的樂團重要演奏樂段,同時也學習了首席工作的精隨和精神。

臺裔美籍小提琴家林冠羽曾任英國倫敦愛樂聯合首席,現在爲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交響樂團首席。(陳信翰攝)

林冠羽表示,作爲首席,經常有獨奏樂段,或是要和其他聲部一起重奏,「我不能想着自己的段落就好,而是要和其他樂手像疊樂高一樣,好好互相合作。這些樂段都需要單獨挑出來一練再練,求最好表現。」

關於演出前樂團調音的規則,林冠羽表示,假如不是鋼琴協奏曲,一般會以雙簧管演奏的A音爲基準音,依序是木管、銅管,接着會演奏第二次A音基準音,再給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調音,最後是中提琴和小提琴。

什麼時候需要第二次調音呢?林冠羽表示,在一曲演奏完畢之後,管樂聲部也許會更換一些樂手,他們還沒有調音機會,這時就會再請雙簧管吹一次基準音調音,或是有些曲目因需要費力拉,會影響到絃樂的空絃音,在演下一曲之前,會趁空檔再調一次。

小提琴家林冠羽個性活潑,喜歡和人合作,很適合在樂團工作。(陳信翰攝)

林冠羽表示,在開演前指揮上臺和樂團首席握手,是經常會看到的畫面,但是有些指揮不一定會習慣在演出前和首席握手,「每個人習慣不一樣,所以當指揮上臺時,我要自己判斷對方有沒有要跟我握手,大部分都會握手,但還是要留意一下。」

臺灣觀衆在音樂會現場總不吝給予臺上音樂家鼓勵,並要求安可曲,有時會看到指揮和首席商量,要演奏哪一首當安可曲。林冠羽表示,要不要演奏安可曲,主要還是看觀衆的反應,「除非樂團完全沒準備安可曲,有協奏曲時,大多是由獨奏家演奏安可曲,而樂團的安可曲,一般是在巡迴期間比較容易有。」

然而,首席和副首席握手,就代表沒安可曲了嗎?林冠羽表示,這也沒有一定,有時候握手完,還是會有安可曲。而在安可曲之後的樂團散場,也很常看見樂團成員互相擁抱,表達感謝,林冠羽表示,各地的文化不太一樣,「我在倫敦的時候,演出完畢團員一定會握手,感謝對方,有時沒握手,可能是當天演奏狀態沒有達到理想;在美國,結束後不太會擁抱,但也會有例外,這沒有一定標準。」

小提琴家林冠羽從學生時期就知道自己未來要在交響樂團裡工作。(陳信翰攝)

林冠羽表示,他在求學期間,就知道自己未來理想的工作是在樂團工作,現在也十分樂在其中,他表示,首席工作,是透過肢體語言,表現音樂,成員不分國籍,也能彼此理解。

最近,他在亞洲旅行和演出六週,他表示,家中長輩是臺灣人,近期他的亞洲魂也被喚起,這兩週在臺灣,也總是在尋找蛋餅、飯糰和蘿蔔糕,這些都是平常在美國吃不到的食物,他將帶着對臺灣美食的記憶,繼續前往下一站旅程。

林冠羽擔任國家交響樂團客席首席的演出,本週末還有兩場,一場爲公開售票、一場爲未公開售票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