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首位哈佛畢業演講的中國學子何江:從農村走出,到世界頂尖學府,我的教育和成長之路

看點8年前,一位來自中國農村的學子,何江,登上了哈佛畢業典禮的演講臺,引起轟動;如今,哈佛博士畢業、MIT博士後畢業的他,還在創造新的奇蹟。他的創業公司,在短短3年時間裡,融資1.5億美元。這個從普通農民家庭走出的孩子,爲什麼能一路開掛,實現從農村到縣城、再到世界頂尖學府、科技創業前沿的飛躍?在他的新書《不內耗的教育》出版之際,外灘君專訪了何江。

文丨周瀅瀅 編丨Jennifer

2016年,一位來自中國農村的青年學生何江,登上了哈佛畢業典禮的演講臺。

作爲首位哈佛畢業演講的中國學子,他在國內引起巨大轟動,還被美國《福布斯》雜誌評爲“30位30歲以下醫療健康領域青年俊傑”。

從農村走進縣城,考入大學,踏進世界頂尖學府,在很長時間裡,何江都是“寒門貴子”的代表,勵志的典型。

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演講

不僅如此,他還在持續創造新的奇蹟。

從哈佛博士、MIT博士後畢業,何江投入了生物技術行業創業。公司從3個人的小團隊起步,短短三年裡,就完成了1.5億美元的融資,在全球引領了新一代空間基因組學的產業化浪潮,並榮登全球最具創新性的公司。

從象牙塔尖走出,到科技大潮裡創業,這一步並不在他的規劃之中,更像是水到渠成。

“人生其實很難規劃太遠,我只是在成長的不同階段,爲自己設定不同的目標,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

最近,隨着何江博士的新書《不內耗的教育》出版,外灘君連線了遠在波士頓的何江。鏡頭裡的他真摯坦誠,不失農村學子的淳樸。

採訪過程中,他不僅回望了自己的教育和成長之路——如何從資源條件匱乏的農村走出,一步步達到今天的高度;同時也和我們分享了哈佛、MIT等頂級學府究竟給他帶來了什麼。

我在世界頂級學府,收穫了什麼

博士畢業前夕,何江收到了一封哈佛官方郵件,裡面提到,每個人都可以申請在畢業典禮上演講。正是這一演講機會,讓何江作爲“首位登上哈佛畢業演講的中國學子”,變得家喻戶曉。

只是當時,何江看了一眼,就關掉了郵件,他壓根沒想過自己可以入選。

後來,他和一位教授聊天,無意中提起。教授鼓勵他,“你不試一下,怎麼知道自己不行呢?落選也沒什麼損失。”

被推了一把的何江,真的開始認真考慮這件事,“只要我決定做某件事,就會全力以赴”。

接下來,在忙碌的畢業季裡,他精心準備了一篇基於個人成長經歷的演講稿。

在演講稿裡,何江講述了自己兒時被毒蜘蛛咬傷,在缺少醫學知識和醫療資源的農村,母親用 “火療”爲他醫治。這一童年經歷,讓如今站在世界頂尖學府研究生物科學的何江,感到肩上使命之重。

沒想到,他的講稿經過了層層選拔,還通過了哈佛12個學院院長的嚴格評審,最終在全校範圍內勝出。

就這樣,一個來自中國農村的少年,站到了最爲矚目的畢業典禮上,和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同臺演講。

一鳴驚人的他,在哈佛這樣的舞臺上,還有很多次突破自我的嘗試。

理工科背景的何江,不僅在專業領域深耕,業餘也喜歡文學閱讀和寫作。早在《不內耗的教育》出版之前,就出過一本自傳體散文集《走出自己的天空》(新版名爲《過往皆爲力量》)。

這一作品並不拘泥於個人故事,而是將個人經歷融入歷史洪流,再現了家族和村莊的變遷,頗有歷史和社會學價值。

而促成這一作品誕生的,正是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歷史經濟學家尼爾·弗格森。

何江回憶,那是2011年,在校園裡閒逛的他,無意中發現,大名鼎鼎的尼爾·弗格森教授將會帶來一場有關“經濟全球化的講座。抱着瞭解不同領域信息的心態,何江走進了講座現場,意外聽到分享中多次提到中國幾十年來在經濟上的崛起。

講座結束後,何江鼓起勇氣,主動和弗格森教授聊起中國,特別提到中國農村在近三十年來各方面的變化。沒想到,他的分享激起了教授的興趣,還被邀請幾天後去辦公室裡細聊。

後來,他們的聊天,從世界經濟的宏觀發展趨勢,聊到中國的發展和農村的狀況,還聊到了何江在農村的成長,以及如何一步步走出鄉村,進入城市,再到求學哈佛。

“你的這段經歷很獨特,可能沒有多少人能擁有,你就不想把它寫成一本書嗎?”正是弗格森教授的鼓勵,何江開始動筆寫作,創作出了他的處女作,這本見證中國村莊變遷的非虛構書稿。

這些或許還只是哈佛這樣的高等學府,帶給他的“顯性”收穫,在他看來,更多“隱性”的收穫,則來自教育理念、學習方法上的衝擊。

在國內讀書時,善於思考和主動學習的何江,已經比很多同學“向前了一步”。

可即便如此,在哈佛課堂上,很長一段時間裡,他也會陷入不敢提問的狀態;而身邊的美國同學,卻可以舉重若輕地向教授提問、參與討論,參與度極高。

而且美國從小學到大學的課堂,非常喜歡用案例教學法,從一個非常小的現象入手,鼓勵學生在思考和探索中,抽絲剝繭,瞭解背後的道理。

除了完全不同的學習模式,還有知識學習的交叉性和創新性。

比如,哈佛最受歡迎的通識課之一,計算機編程課佈置的作業是,編寫一個能精準預測校車運行軌跡的程序;

熱動力學課程的要求,則是設計一個烤箱,能最有效地將熱量傳遞給食物;

甚至還會和商學院課程進行聯動,針對新設計的烤箱,完成一個創業項目。

而在國內教育體系下,何江很少接觸到這樣一種教學方式。

在哈佛,何江還聽到了一個新詞,叫“不如別人症”。

剛入校第一週,老師就提醒大家,所有來哈佛的學生都會有這樣一種心理,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璀璨的地方,盲目比較,只會陷入內耗。”

果然,讀書期間,何江遇到了形形色色、有不同特色學生,大家的職業方向千差萬別,也有着不一樣的人生追求,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成功者”。

在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氛圍裡,對內在熱情的探索,也貫穿了何江的求學過程。

何江坦言,“準備畢業典禮演講的過程,對我來說,正是一次自我反省——我在哈佛究竟學到了什麼?我所鑽研的科學知識,究竟用處在哪裡?”

爲了能將象牙塔裡的研究成果,推向實際應用和普及,何江決心投身生物科技公司創業。

幸運的是,讀MIT博士後期間,國際癌症檢測技術迎來了發展,使得何江做的 “基因顯微鏡”研究,有了用武之地。看到創業可能性的何江,抓住了機會,一邊組建起創業團隊,一邊補上自己在商科方面的短板。

邁出這一步,是天時地利,也是水到渠成。

何江在實驗室做研究

不斷總結學習方法,突破舒適區

與何江聊他的教育經歷,會讓人不由感慨,在他“大步逆襲”的背後,實則是一個少年不斷突破舒適區的成長史。

何江說,自己原本不是一個自信的孩子,加上家境貧窮,童年和少年階段也常會感到自卑。

猶記第一次走出農村,初來縣城讀高中,他在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衝擊。

他對同學們習以爲常的城市生活,感到非常陌生;而他引以爲豪的學習成績,在見多識廣的城市孩子面前,也並不是那麼出類拔萃。

這種相形見絀的感受,在他日後來到大學、走向世界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次。

可是,他並沒有困在自卑裡,裹足不前,而是不停地學習和尋找方法,突破能力邊界,以適應新環境。

比如,他會嘗試突破傳統的“應試學習”,站在提升能力的長遠角度,去攻克眼下的學業。

高中時,何江一有時間就鑽進課外書堆裡。爲了提高英語成績,他買了《亂世佳人》《傲慢與偏見》等英文名著。碰到不懂的單詞,就查字典注音釋義,寫在書的邊角。就這樣,啃完了這本英文名著,空白處幾乎寫滿了標註。

面臨高考壓力,他也很少刷題,而是有自己的節奏和方法。

想要拿下語文考試中的文言文,他就逐字逐句地翻譯《古文觀止》;在物理、生物等理科科目學習中,他很少買課外教材,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梳理教科書的邏輯和知識脈絡,“把書讀薄”。

他還很享受爲同學講題,擔任老師的助教,他發現給別人講題的過程,要比刷題,更能讓自己對某個知識點理解透徹。

在應試的大環境裡,他的學習方法,顯得頗爲“現代”,對他的助益,也遠遠不止於“高考成功”。

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後,何江起步並沒有計劃要出國留學,出於對英語的興趣,他堅持練習口語;理工科專業的他,還大量閱讀人文和社會科學著作、讀歷史、讀哲學、讀經濟。

這些非功利的學習,也爲他日後順利拿到全額獎學金出國留學、以及寫作和創業,都提供了支持。

到了哈佛,何江依然不斷突破自我,縮小自己與環境的差距。

他在書中回憶,雖然一直自詡有着不錯的閱讀積累、閱讀能力不錯,但是剛到哈佛的第一年,自信心差點被擊垮。

哈佛教學注重案例討論,每門課程,老師都會佈置大量閱讀文本作爲課前作業。學生要在相關文獻裡找出與課題相關的內容,進行案例解剖。

作業動輒就是幾十上百頁的科研綜述論文,或者一整本書。比如討論進化論時,課前作業就是通讀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四五門課下來,一週足足有上千頁文本的閱讀量。被課程壓得透不過氣的何江,即使每天挑燈夜讀,也無法讀完參考資料。

好在,何江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堅信,雖然自己暫時落後,但是隻要找到對的方法,一定可以追趕上來。他主動請教那些看上去閱讀效率更高的哈佛同學,有什麼閱讀訣竅和訓練方法。

自此,他才知道,很多美國學生從小學開始就要讀很多課外參考書,而且有一套系統的閱讀方法,其中就包括針對什麼樣的文本,採用什麼樣的閱讀策略和速讀技巧。

按照同學的指點,何江從頭開始學閱讀技巧,練習了一段時間後,效率明顯提升。到了下半學期,他真的趕上了哈佛學習進度。

不僅如此,他還努力跳出自己的專業圈子,和來自人文、社科、經濟等不同領域的教授互動交流,充分利用哈佛的資源,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

印象深刻的一些童年經歷

當我們驚歎於何江的求學經歷和自我突破,其實,很難對他的家庭背景避而不談——何江從小在農村長大,高中學歷的父親,就算是村裡的“知識分子”了,而只小學四年級畢業的母親,幾乎沒念過什麼書。

在這樣的家庭條件下,何江似乎很難從原生家庭裡“借力”。

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家庭不僅僅託舉何江走向成功,還有小他兩歲、性格迥異的90後弟弟,同樣從寒門走出,成爲農村少有的高學歷研究生。

這就不得不讓人好奇,是什麼成就了兩位勵志少年。

何江兄弟和父母登上家庭教育節目

何江曾感慨,“倘若不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我很難想象我們兄弟倆能走這麼遠。”

1.貧瘠的童年被故事滋養

在何江父親的樸素認知裡,孩子上學就是爲了學點本事、學會做人,做一個能適應社會的人。

在他看來,有幾個“本事”極爲重要:分別是識文斷字的能力、經世致用的本事、敢闖敢幹的勇氣,還有吃苦耐勞的狠勁。

難得的是,父親還善於用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將這些教育理念傳遞給孩子。

何江記得小時候,父親常和他講一個這樣的故事:

古時候有一個秀才,家境雖貧,卻很會讀書。秀才的對門住着一個地主,兩家人之間隔着一大片竹子。春節裡,秀才寫一副對聯:“門對千根竹,家藏萬冊書”。

地主看了很生氣:憑什麼我家的竹子被你寫到了對聯裡?於是地主把竹子全砍了。結果秀才在對聯上各加上了一個字,變成了“門對千根竹短,家藏萬冊書長”。

地主氣得不行,又把所有的竹子根挖掉了,門前變成了一片荒地。秀才卻不緊不慢,再添了兩個字,變成“門對千根竹短無,家藏萬冊書長有”。

故事影響了何江的童年,讓他深刻體會到了知識的力量,也建立起他對知識的敬畏心。許多年後,父親的很多故事,仍然對何江有深深的觸動。

他說,兒時最讓他懷念的,莫過於自己和父親之間的故事時光。

讀小學時,父親每週五都會給他和弟弟講一個睡前故事。那時鄉下少有家庭買兒童讀物,父親的故事庫存有限,很快不能滿足孩子聽故事的需求。

於是,父親變着法子,讓兄弟倆敘述聽過的故事,甚至自己編故事;編得好,就可以聽到父親壓箱底的故事。

漸漸地,何江成了班裡的故事大王,也無形中鍛鍊了記憶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再後來,何江進城讀大學、出國留學,每到一個地方總會發現,人們喜歡和會講故事的人交朋友。即使是嚴謹的自然科學研究,導師也會告訴他:“You have to tell a good story.”(你必須會講好故事)

2.求學之初的內驅力和成就感

只有小學四年級水平的母親,也是何江求學路上,不可或缺的“引路人”。

在何江的印象中,兒時被迫輟學的母親,有非常旺盛的求知慾。儘管她只認得一些常用字,卻對任何寫有文字的東西,都看得津津有味,經常向孩子討教。

母親還特別喜歡看兒子讀書的模樣。每天放學回家,何江和弟弟就會爲母親朗誦當天學的課文,母親則坐在旁邊一邊幹活,一邊聆聽。

這樣一種心心相印的陪伴,讓何江哥倆覺得,學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他們爲自己能教母親認字、爲母親讀課文而倍感自豪。

“兒時學習的內驅力和成就感,其實就來自於這樣一些小事;因爲父母的激勵,我始終相信自己能學到更多的知識、發揮更大的價值,慢慢就形成了正向反饋。”

何江感慨,今天很多家長雖然坐在孩子旁邊陪寫作業,但是他們內心的不情願、對知識的漠不關心,都會傳遞給孩子。

相比之下,文化程度不高,卻發自內心敬畏知識、愛學習的母親,反而給了他最好的激勵。

3.“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比起學校教育更側重知識傳授,家庭教育的真諦,還在於習慣的養成。

何江回憶,兒時養成的諸多良好習慣和思維方式,讓他受益至今,其中影響最爲深遠的,就是“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每天,他可以自由安排學習和娛樂時間,但前提是,要保證在睡覺前完成功課。倘若因爲貪玩而耽誤了做作業,父母就會守在旁邊,監督自己完成功課,才允許休息。同樣,父母安排的家務,如果不能當天完成,就不能睡覺。

爲了能早點休息,他會挑選出最緊急的學習任務進行攻關,或者放棄無關緊要的事情。這也驅使自己尋找提高辦事效率的方法,比如,提高閱讀效率,掌握高階的解題訣竅,縮短花在學習上的時間。

“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從他的學生時代一直延續至今,不僅提高了做事的效率,也強化了他的時間觀念和自律。

當然,父母對何江的影響,遠遠不止這些方面。

在何江記憶深處,農民出生的父母,雖然知識水平有限,卻身體力行地踐行一些最爲樸素的教育理念,包括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對家庭陪伴的重視、對孩子學習慾望的點燃、以及家人之間的平等和尊重等等。

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很多溫馨的家庭場景,已經融進了他的生命底色。

至今,何江哥倆和父母的感情都非常融洽,哪怕何江在美國求學和創業最忙碌的日子裡,也會和母親保持每天通一個電話,親子關係令人豔羨。

“我父母的教育原則,雖然沒有多少高深的理論做依託。但是多年以後,我經歷東西文化薰陶,並在頂尖學府裡受過教育後,我能清晰地體會到,這些教育理念的難能可貴。”

如今,站在生物科技前沿的何江,不僅將MIT讀博期間的研究,投入實際研發,還在短短2年內,就成功推出輔助癌症檢測的產品、並銷往全世界,公司融資1.5億美金。這一成績的取得,在行業裡堪稱“火箭速度”。

何江說,這也要感謝過去5-10年裡,全球生物科技行業的迅猛發展,讓自己有機會在熱愛的領域裡,去做一些事情。他也提醒學子,專業的熱門與否,背後需要產學研的支撐,也必然會經歷起起伏伏。興趣和堅持,也很重要。

作爲首位登上哈佛畢業演講的中國學子,何江也正在一點點實現,他在畢業典禮上的夢想:用科學力量,造福社會、改變世界。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