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培養現場工程師 2025年要達20萬人

大陸教育部等部門計劃到2025年,培養至少20萬名現場工程師。圖爲四川華鎣一家光電儀器企業技師在廠房內給職業教育培訓中心的學生現場講解機牀的操作技術。(新華社)

大陸教育部、工信部等5部門日前下發通知,決定聯合開展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計劃到2025年,累計不少於500所職業院校、1000家企業參加該項目,並培養不少於20萬名現場工程師。此外,大陸數位經濟快速推進,官方日前也發佈意見提出,將建立一批數位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以提升全民數位素養與技能。

《北京青年報》報導,5部門通知提出,校企聯合實施學徒培養、推進招生考試評價改革、打造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助力提升員工數位技能等4項基本任務。該專項培養計劃實行年報制度,招生後每兩年由專家委員會依託管理系統開展階段檢查。教育部將根據檢查結果更新淘汰,項目結束時組織績效評價。

該計劃面向重點領域數位化、智能化職業場景下人才緊缺技術崗位,遴選發佈生產企業崗位需求,對接匹配職業教育資源,以中國特色學徒制爲主要培養形式,在實踐中探索形成現場工程師培養標準,建設一批現場工程師學院,並培養大批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專才。

而在近期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中,首次標示了97個數位職業,包括數據分析處理工程技術人員、數位出版編輯等。人民網報導,新增的數位職業數量佔修訂新增職業數的61%,佔職業總數的6%,折射出中國數位經濟快速發展的趨勢,也反映了新業態對人才素養的新需求。

中共中央辦公廳、大陸國務院辦公廳日前也發佈《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圍繞建設網路強國、數位中國,實施提升全民數位素養與技能行動,建立一批數位技能人才培養試驗區,打造一批數位素養與技能提升培訓基地,舉辦全民數位素養與技能提升活動,實施數位教育培訓資源開放共享行動。對此,大陸各級政府也相繼推出各類鼓勵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