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濫倒垃圾 中部科技執法奏功

彰化縣政府水資處鎖定河川遭濫丟廢棄物熱點監控,14個月查獲333件。 圖/彰化縣府水資處提供

河川常被丟棄廢棄物阻塞水流,也影響環境衛生,彰化縣政府水資處主動出擊,鎖定被丟廢棄物的熱點佈下20個「天眼」監視點,從去年至今已揪出333件,總裁罰金額達140萬元,有效遏阻濫倒行爲。不過,民代認爲,在監控地點也應設置提醒的告示牌,被罰民衆纔會心服口服。

縣府水利資源處長陳詔慶說,縣府轄管218條區域排水居全國之冠,往往也成爲環境死角,過去還被整車傾倒廢棄物,水資處從2020年開始運用科技執法,鎖定舊濁水溪、顏厝排水、二林溪、清水溪、員林大排、番雅溝排水、三塊厝排水、大同排水等熱點,設置20個移動式攝影機,並滾動式檢各髒亂熱點,視需要機動改換監控點查緝。

水資處表示,累計從去年起到上月,共取締有333件,其中有9成案件,都是民衆順手亂丟的垃圾,體積都不到1立方公尺,即移由環保局依廢物清理法開罰,每件罰額是1200元到6000元,罰款總數約72萬元,其餘超過1立方公尺共有25件,則以水利法裁罰,多以2萬7500元裁罰,總裁罰金額約68萬元。

彰化縣議員劉珊伶認同水資處主動出擊,但同時建議,除在違規熱點設置監視設備外,也應設置告示牌提醒設有監控設備,讓被取締的民衆心服口服,並應機動改換監控地點,才能發揮遏阻效果。

南投縣環保局表示,縣內烏溪、濁水溪等主要河川或其支流的河川地,多爲三、四河局管轄,通常都有設置相關設備監控;針對縣內疏洪道、風景區或工業區等周邊大型排水溝或渠道,雖未設置監視設備,但透過科技執法投放水質感測器,若發現有異常,經查可能是排放污水或亂丟垃圾,後續就會加強監視取締。

埔里鎮杷城疏洪道是當地「母親河」,但過去常遭亂丟垃圾,公所2020年沿着全長5公里的河道沿線裝設監視器,果然遏止亂丟垃圾行爲;公所表示,裝了監視器後落實取締,不肖人士真的不敢亂丟,有效降低隨意棄置垃圾亂象。

臺中市環保局表示,現在都在橋樑、路旁架設攝影機,若有民衆舉發、巡檢人員發現,即可調用監測畫面,協同警方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