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嘯虎傅盛再聊大模型創業與投資,這一次分歧變少了

朱嘯虎和傅盛又坐在一起聊AI了。

5月8日,在第18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與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再次就AI大模型領域的創業與投資進行對談。

一個被直接拋出的話題是,國內大模型行業的未來發展下限是不是“AI四小龍”的格局? “AI四小龍”通常指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與雲從科技這四家公司。

傅盛和朱嘯虎對此都不認同。傅盛指出,以“AI四小龍”爲代表的行業格局屬於AI 1.0,這個時期的AI技術與業務佈局並沒有得到科技巨頭的迅速跟進。而AI大模型時代屬於AI 2.0,是在全球科技領域迅速達成共識。

這種對比之下,國內大模型領域創業公司擁有的時間差被大幅縮短,隨之而來的投入成本、技術競爭以及商業模式,都將是一家創業公司難以跨越的挑戰。

朱嘯虎則直接表示,國內大模型領域的上限是“AI四小龍”。他認爲,“AI四小龍”所在行業本身沒有技術門檻,彼此之間最多領先半年,其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趕上了安防大建設這一巨大行業紅利。

在他看來,大模型公司際遇“更差”:首先,公司之間技術沒有差異;其次,從GPT-3.5、GPT-4再到GPT-5,每一代技術都要重新砸錢,並且投資規模指數級上升;再者,沒有好的商業模式,每一代技術的變現週期也僅有兩三年。

“我覺得Sam Altman在吹牛,GPT-5肯定沒有這麼近。”朱嘯虎直言,GPT-4已經滿足了絕大部分的商業需求,他對GPT-5已經沒有那麼多期待。傅盛也猜測,“(GPT-5)這麼久不發佈,要麼是性能沒有提高多少,要麼是成本提高太多。”

這已不是兩人第一次就AI話題進行對談。去年6月,傅盛和朱嘯虎在微信朋友圈圍繞ChatGPT創業展開的爭論曾備受關注。

彼時,朱嘯虎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ChatGPT對創業公司很不友好,未來兩三年內請大家放棄融資幻想”這一觀點。傅盛很快轉發並評論稱,“硅谷一半的創業企業都圍繞ChatGPT開始了(創業),我們的投資人還能這麼無知者無畏。”

不僅如此,二者針對大模型創業是否有價值進行了多輪對話,形成鮮明的投資人與創業者兩派立場。

回顧這場爭辯,傅盛表示,當時對朱嘯虎隔空喊話的原因之一是作爲創業者不喜歡投資人“站着說話不腰疼”。他認爲,創業之所以繁榮,就是因爲有各式各樣的非共識。其次,那時大模型剛剛風靡起來,但其能力邊界到底在哪裡還無人知曉,不應着急定性。

傅盛覺得,一種技術再好也必須包裝成產品,這其中就是創業者的機會,只是當時大家還看不清。“我認爲大技術變革的時代,創業者一定是更有機會的。”

朱嘯虎則表示,當時爭論引發關注的一部分原因是媒體的過度解讀,雙方實質上並沒有多深的分歧。“今天我說說實話,我個人對AI應用,尤其是AI應用在明年的爆發是非常樂觀的。”

在大模型之外,針對創投本身的“耐心資本”“風險投資分紅”等,也是此次對談的重要話題。

傅盛認爲,科技投資更應關注長期收益而非短期分紅,“科技投資實際上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過度)盯着分紅就會錯過像頭條這樣的企業。”

朱嘯虎則迴應稱,此前自己所提出的“分紅回本”是指消費賽道,這在消費行業已經成爲慣例。他同時強調,“耐心資本”的前提就是被投企業有穩定現金流。“你投一個億出去,十幾年見不到一分錢回來,怎麼可能有耐心?”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