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交通事故創6年新低 4月零死亡

爲減少交通死亡事故發生,新竹市政府每月舉行道安會報及交通改善小組會議,從多元面向改善道路安全。(王惠慧攝)

爲減少交通死亡事故發生,新竹市政府每月舉行道安會報及交通改善小組會議,從多元面向改善道路安全。經統計,2023年交通事故30日內死亡人數爲6年內最低,行人事故也下降50%,已獲初步成效。至於今年1到3月死亡事故微幅增加,市府也立即分析原因並祭出對策,改善後4月未發生死亡事故。

市長高虹安表示,爲提升道路安全、減少交通事故發生,市府每月皆舉行道安會報及交通改善小組會議,經統計,去年交通事故30日內死亡人數爲6年內最低,且較2022年降低12.3%,已獲得初步成效。

然而,今年1月到3月,新竹市一共發生10起交通死亡事故,有微幅增加趨勢,市府交通處長倪茂榮指出,經分析事故原因,發現主要以高齡者在清晨或夜間違規穿越道路者居多。

對此,交通處特別在車速較快的省道,以及經常有長者運動的學校、公園周邊,延長號誌運作時間,上午從7點提早到凌晨5點、晚上則延長至22點,此外,爲避免車速過快,在離峰時段也會中斷號誌連鎖。

倪茂榮說,在東大陸橋下停車場、慈雲陸橋下停車場及光復路沿線分隔島等行人易違規穿越道路地點,加裝欄杆或加密植栽,後續也會在各路口行穿線上增加照明,讓駕駛人更容易注意到行人,經改善後,4月已無交通死亡事故。

市警局表示,針對酒醉駕車、闖紅燈、嚴重超速、逆向行駛、轉彎未依規定、機車行駛禁行機車道、機車未依規定兩段式左轉及牌照違規等重大違規事項將加強執法,並持續建置科技執法,也會在行人事故熱點,提醒駕駛人應禮讓行人。

市府教育處和行政處也將合作宣導,提醒高齡者應遵守交通規則,天色昏暗時應穿亮色衣物。新竹市監理站也表示,將持續辦理一站式高齡換照服務,配合市府敬老卡鼓勵長者多搭公共運輸,減少開車、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