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侯共掌提名權 推最佳陣容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的「選策會之亂」,隨着黨中央宣佈提名作業迴歸既有制度,將經由「中央提名委員會」的程序後可算告一段落。黨中央已表示將邀請包括侯友宜在內的地方首長加入提名委員會,侯友宜也於受訪時說,「團隊只要需要我站在哪個位置上,我們都會全力以赴」。既然侯友宜最可能競選大位,就應勇於承擔,儘早擔起「最強母雞」的角色。

新北市是全臺人口數最多的縣市,對中央層級大選的成敗具有關鍵影響,而在國民黨黨務基層組織幾乎面臨彈盡援絕的情勢下,侯市長本來就應成爲中央提名委員會的成員。但以侯出身警察官僚體系所養成的性格,加上他對黨內盤根錯節的各方政治勢力也未建立過足夠的互信或互利關係,因此除非黨主席朱立倫願意主動和他分享提名權,否則他自己應該不會提。

侯友宜公開表示黨需要他站在哪個位置上,他都會全力以赴時,就表示他願意參加提名委員會,並也意味了可以站在總統候選人的位置上了。侯雖已是國民黨內數一數二的大諸侯,但以往對於攸關國民黨生存和發展的黨務,卻因他具有濃厚的常任事務官性格,及與國民黨又無太深的淵源,所以始終保持被動的態度。這一點,也往往易被外界拿來「做文章」。

固然有人認爲,侯友宜參加中央提名委員會後若又要爭取總統大位,將會面臨球員兼裁判的批評,其實這只不過是外界做文章,會議中討論涉己事項時應迴避是基本常識。而且在外界常以放大鏡檢視朱立倫和侯友宜的競合關係時,侯和黨中央越保持距離,這種傳言就難以停止,也給對手陣營更多見縫插針的機會。

2024立委和總統大選,國民黨的資源遠不如執政的民進黨,因此唯有團結一致,推出最佳的候選人陣容,纔有可能爭取到最多的民意。因此,國民黨黨籍縣市長在候選人提名過程中,都應編組在「動員名冊」內,以求與黨中央的步調協和一致。而侯友宜既然可配合站在總統候選人的位置上,更應積極參與立委候選人的提名,推出讓社會信服的人選,並藉此強化與黨內菁英的互動與建立互信關係,才能展現國民黨具有拿回政權與治理國家的能力。

2020年立委選舉時,國民黨提名發生了「不分區之亂」,不僅大傷黨的形象與黨主席的威信,如今看來,這屆藍營不分區立委的表現,整體戰力與專業度不盡理想。因此,此次國民黨應記取教訓,立委提名權不是黨主席的特權,除了由中央提名委員會共同決策外,尤其不分區立委的人選,黨主席朱立倫也應展現風度,讓總統候選人有更高的參與度,這既是爲選戰考量,也是爲日後執政佈局。

(作者爲世新大學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