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資本3440億!大基金三期來了 與前兩期有何變化?

《科創板日報》5月27日訊(記者 敖瑾,編輯 宋子喬) 大基金三期來了。

天眼查顯示,國家大基金三期(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於5月24日正式成立,註冊資本達3440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張新。經營範圍包括: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企業管理諮詢。

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財政部、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19位股東共同持股,財政部是其第一大股東,持股17.44%。

持股比例Top10的股東

據工商信息,目前,三期國家大基金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經理均爲張新。公開資料顯示,張新爲原工信部規劃司一級巡視員。張新是在大基金反腐風波後接任了丁文武的總經理職務,繼而持續擔任大基金核心管理人員。

公開報道顯示,2023年2月,彼時還是工信部規劃司一級巡視員的張新,曾前往北京順義區調研指揮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次月,張新便調往大基金,替換丁文武的職務。

▌與前兩期有何變化?

一個顯而易見的變化是,大基金三期的註冊資本高於一期、二期的總和。

我國首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於2014年9月成立(國家大基金一期),註冊資本987.2億元,最終募集資金總額爲1387億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大基金二期)成立於2019年10月,註冊資本2041.5億元。

有半導體一級市場投資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大基金三期的成立,對於當前的半導體領域而言可以說是一劑強心劑,將帶動更多社會資本繼續投向半導體項目,推動行業的整體發展。”

從投資方來看,相比大基金二期的27個股東方,大基金三期的股東數有所減少。參與二期出資的成都、武漢、重慶、合肥等地,此次並未現身三期的股東方序列。

而大基金一期和二期的唯一受託管理人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亦並未出現在三期基金的股東方序列中。

從投資方向來看,國家大基金的前兩期主要投資方向集中在設備和材料領域,爲我國芯片產業的初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於大基金三期的投向,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除了製造、設備和材料等細分領域,隨着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領域的加速發展,AI相關芯片、算力芯片等或成爲大基金三期投資的新重點。華鑫證券也曾表示,算力芯片和存儲芯片將成爲產業鏈上的關鍵節點。大基金三期除了延續對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支持外,更有可能將HBM等高附加值DRAM芯片列爲重點投資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