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羅布泊,猛士曹東傑對話金昊、杜文龍,致敬兩彈一星精神
2024年10月16日,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週年。日前,東風猛士科技攜手中國軍工共同開展的“紀念中國首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重走羅布泊”特別活動圓滿收官,更邀請到《鳳凰軍機處》創始人、軍事自媒體、中華網副總編輯金昊,著名軍事評論員杜文龍,與東風猛士科技總經理曹東傑一起,以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話直播,向60年前勇於挑戰,爲國鑄劍的先輩們致敬。
懷揣猛士心,重走英雄路,“重走羅布泊”活動是一場跨越一個甲子的致敬之旅。活動歷時12天,全程跨越4358公里,穿越茫茫戈壁,探訪先輩足跡,作爲本次活動的工作保障車,東風猛士917無畏複雜嚴苛的路況挑戰,零事故、零隱患,高質量地完成了任務。
傳承軍工精神,厚植使命擔當
60年前,無數先驅猛士遠赴戈壁荒漠,他們以頑強的意志、卓越的智慧和無私的奉獻,攜手鑄就國防利劍。
羅布泊的一聲驚天巨響,不僅宣告着中國人民成功打破了大國的核壟斷,挺起了驕傲的脊樑,更留下了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攀登”爲核心內涵的“兩彈一星”精神燭照來者。
“我們中華民族是最了不起的民族,不認命,不服輸,敢挑戰,敢犧牲,講奉獻,成功試爆原子彈是最好的證明。”著名軍事媒體人金昊表示,“在新的征程上,我們面臨更復雜的國際環境,更激烈的競爭,作爲趕路人,我們不能躺在前輩的功勞簿上,要繼續前進!”
著名軍事評論員杜文龍則表示:“我們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雖然面臨諸多風險和困難,但我們有信心戰勝一切挑戰。60年前我們能做到,60年後的今天,我們更能做到!”
在中國軍工事業的發展上,東風公司同樣承擔着自主自強、強國強軍的歷史使命。55年前,老一輩東風人從五湖四海“聚寶”到貧瘠荒涼的山城十堰,手擎馬燈、人拉肩扛,開創了東風基業。因軍而建、因軍而興、因軍而榮的東風公司,始終承擔着強國強軍的歷史責任和使命,自主研發的一代代軍車與共和國共成長。
東風猛士科技總經理曹東傑表示:“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挑戰,都需要有挺身而出的猛士,兩彈一星的工作者們就是他們那個時代的猛士。今天,產業的競爭、科技的競爭,已經成爲國際競爭的核心,在這場競爭中,我們同樣面臨着許多卡脖子的問題,就像當年先輩們走進羅布泊一樣,猛士以‘無畏·征服‘的猛士精神,勇闖技術無人區,填補了中國豪華電動越野技術的空白,這是我們對‘兩彈一星’精神最好的致敬!”
東風猛士科技傳承東風55年造車經驗和中國軍車第一品牌的雄厚基因,實現軍車越野技術與智能電動技術的融合創新,推出了中國首個豪華電動越野技術綜合解決方案——猛士智能越野架構M-TECH,凝聚了無數東風人的智慧和汗水,是中國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的生動寫照。
作爲中國豪華電動越野的最強力量,東風猛士科技鐵肩擔大義,以強悍越野實力爲專家學者開道護航。在重返羅布泊的征程中,東風猛士科技不僅見證了先輩們攻堅克難、愛國奉獻的鋼鐵意志,也再次印證了產品硬核實力和軍工技術底蘊,傳遞出民族汽車品牌無畏征服的中堅力量和使命擔當。
無懼極限挑戰,東風猛士917全力護航
此次“重走羅布泊”特別活動從烏魯木齊出發,深入羅布泊無人區腹地,途經馬蘭基地、羅布泊鎮、404基地、北山地下實驗室、酒泉衛星發射基地、二二一廠等中國核事業發展歷程中的諸多神秘重鎮,歷時12天,全程4358公里經歷高原、沙漠、戈壁、風暴等極端環境的考驗。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和路況,傳承了純血軍工基因的東風猛士917不負重託,成爲車隊的堅實助手和可靠夥伴。
依託以超級平臺、超級越野、超級動力爲標準的猛士智能越野架構M-TECH,東風猛士917不僅採用150mm空氣懸架,可自動調整越野高度,還配備前中後三把差速鎖,通過性和脫困性能十分強悍,面對羅布泊無人區坑窪不平的路況,不僅能順利通過,而且還保障了全體乘員的舒適性;
源於軍車技術的後輪轉向技術,轉彎半徑僅爲5.1米,支持前輪、後輪同時轉向的“蟹行”橫向行駛,即便面對這一路上的急彎險路,東風猛士917也能遊刃有餘;
東風猛士917還搭載了紅外夜視系統,在這次重返羅布泊活動中,即便在黃沙漫天的情況下,憑藉紅外夜視功能,也可以看清前方道路;擁有“雪地、泥地、沙地、岩石、涉水”五種越野駕駛模式以及智能越野“AUTO”模式,可以根據實時路況自動選擇最合適的駕駛模式,讓很多越野經驗並不豐富的人也能輕鬆上手,助力活動車隊輕鬆穿越戈壁。
憑藉強悍的越野性能、先進的智能科技以及舒適的駕乘體驗,東風猛士917帶領車隊成功“征服”羅布泊,一路高光表現讓專家學者讚不絕口。
作爲活動親歷者的著名自媒體人金昊表示:“東風猛士917這一路上的表現非常給力,舒適、靈活的操控和出色的可靠性,給我們帶來十足的信心和保障。”
猛士心,英雄路。重走羅布泊之旅已經落幕,新時代的奮進征程仍在繼續。東風猛士科技將不忘初心,傳承中國軍車第一品牌的榮光,無畏前行,勇攀高峰,助力中國汽車產業邁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