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寧縣:黨羣服務“出圈” 帶動美好生活“入圈”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張文

“老舊小區改造後,社區爲小區引入物業公司,打造‘紅領聚黨羣服務驛站’,有休閒娛樂區、共享閱覽角等,功能特別齊全,還能爲低保戶、獨居老人、特困戶提供上門免費維修服務;同時,社區書記、駐社區第一書記經常把小區黨員、居民組織起來喝個‘書記下午茶’,利用喝茶共商共議治理難題,大家的關係也更加融洽”。寧安鎮紅苑社區電廠家園小區黨員程興倉說。

近年來,中寧縣牢固樹立大抓基層、抓實基層鮮明導向,着力向基層末端延伸黨建觸角,讓民情在“家門口感知、民需在家門口迴應、民力在家門口聚合”,全面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

織密治理網格,構建民生服務圈。健全完善“社區黨委(黨總支)—網格(小區)黨支部—院落(樓棟)黨小組”三級組織架構,實現黨組織網格與社區網格深度融合。推行“管理網格+微網格”模式,劃分114個管理網格、207個微網格,配齊配強網格員、協管員426名,實行“一格一賬本”常態入戶走訪機制,精細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以寧安鎮寧新社區爲試點,探索推行四級“網格+管家”服務體系,建立“精管家AB崗”“紅、心、親”三級管家提級遞補等工作機制,對四級管家公示上牆,通過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延展基層治理鏈條。

建強服務陣地,構建黨羣活動圈。以便民利民爲導向,大力實施“辦公陣地整合 爲民服務提升”行動,最大限度縮減辦公陣地,打造“康養小屋”“樂齡大學”;整合轄區餐廳、居民活動用房等,開辦2家“社區食堂”,爲周邊居民提供經濟又健康的就餐新選擇;依託商場園區,新建“暖心驛站”,設立“青年充電吧”“急救培訓室”等,爲新就業羣體提供學習休憩、急救培訓等多樣化暖心服務;盤活小區停車場、雜物室,打造10個居民家門口“黨羣服務驛站”,按需爲黨員、羣衆提供精準服務,推動黨員活動與羣衆需求無縫對接。

完善治理機制,構建基層善治圈。深化“雙報到雙報告”機制,21名縣處級領導包聯、65個部門包抓、3000餘名黨員幹部下沉,實行服務和治理重心下移,推動黨建力量延伸到小區樓棟。聚焦“一老一小”羣體,以“康、養、學、娛、助”爲主題,開展“溫暖夕陽”“紅枸杞鄰里互助”等服務項目,對獨居、孤寡、困難老人上門提供親情陪護和生活慰問;開展“紅領巾週末課堂”“兒童公益跳蚤市場”等,不斷優化托育服務和成長教育。根據“小散型”小區和老舊小區等實際情況,大力推行“村企服務”“居民自治”等模式,併成立4個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爲25家物業服務企業選派22名黨建指導員,全力推動物業黨建聯建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