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馬傑森、張肇元本壘攻防引熱議 聯盟迴應了

樂天桃猿馬傑森(右)跑回本壘時撞上捕手觸殺出局。(陳麒全攝)

樂天桃猿馬傑森跑回本壘時撞上捕手觸殺出局,樂天桃猿總教練古久保健(右)二對判決有疑義上前與裁判交換意見。(陳麒全攝)

樂天桃猿14日以5比1擊敗臺鋼雄鷹,但在6局下發生馬傑森試圖搶攻本壘時撞上捕手張肇元,對於此次本壘攻防聯盟也做出迴應,判決是依據棒球規則6.01(i)(2),所謂「無法避免的碰撞之認定」是由現場裁判員與技術委員依照現場發生的情況做認定,昨日的判決也是如此。

昨天6局下1出局後馬傑森敲出二壘安打,2出局後梁家榮再補上一壘安打,雄鷹右外野手葉保弟接到球后立刻長傳至本壘,馬傑森直接撞上在本壘前的張肇元,當下倒地數秒,好在最後仍可繼續比賽。

發生本壘衝撞後桃猿立刻提出電視輔助判決,但經過審視畫面後仍維持原判,總教練古久保健二也立即上前詢問裁判,認爲是有妨礙跑壘,但未獲認可。

針對這次本壘攻防聯盟也做出迴應,中職秘書長楊清瓏表示,過去因爲本壘攻防議題紛爭不斷,2021年的總教練會議就已經針對本壘攻防進行討論與修正,大家都認爲應該回到波西條款最重要的精神,那就是保護捕手避免「惡意」的衝撞。

當時就拍板所謂的在正常本壘攻防情況下,守備員未持球就必須讓出路線給跑壘員;守備員有持球,所有的tag行爲都合法,且跑壘員惡意行爲也有罰則。

不過總教練會議最後有一項旦書,「無法避免的碰撞之認定」,也就是棒球規則6.01(i)(2):若依裁判員之判斷,捕手合法企圖處理傳球(例如,爲因應傳球的方向、傳球的軌跡或彈跳,或因應由投手或趨前的內野手之傳球等。)不得不擋住跑壘員之跑壘路徑 ,而導致無可避免之碰撞時,則不視爲違反本項規則。

因此,所謂「無法避免的碰撞之認定」是由現場裁判員與技術委員依照現場發生的情況做認定,昨日的判決也是如此。楊清瓏說:「這幾年施行下來,確實在本壘攻防的衝撞情況有明顯減少,也符合當初設置的立意,就是保護球員、減少受傷的可能性。」

楊清瓏也表示,5月20日會再次召開總教練會議,討論增加挑戰次數等議題,而對於這次本壘攻防的案例,也希望能提出來做討論,總教練是否對於「無法避免的碰撞之認定」要進行調整,聯盟都會參考大家意見,並尊重通過的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