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語謙言》百年前西班牙流感的啓示(宋雲飛)

臺灣一年有4500人死於流感,我們並沒有高規格的隔離和控制。(圖/示意圖,記者姚志平攝影)

今天來聊聊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發生在1918年1月至1920年4月間爆發的異常致命的流感大流行,造成當時世界人口約四分之一(5億人)感染,大約造成了全球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當時發生了三波大流行,然後在1920年春天后神秘的消失了。

爲什麼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爲什麼會神秘的突然消失呢?先後剛好相差一個世紀的兩個病毒正好可以拿來相互印證。

科技與時俱進,但億萬年來病毒卻是最古老的存在,對應今天的新冠疫情同樣有三波流行,武漢原始病毒株、英國Alpha變異病毒株、 印度Delta變異病毒株。基於物竟天擇的原理,每次新變種都朝向提高感染力降低死亡率轉變,並幾乎完全取代其他的病毒株,這種和宿主共存的進化才能給疫情達到,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的現象。

也因此現在在臺灣大流行的Omicron變異株,全球致死率僅不及0.3%,而在臺灣四月這波致死率更遠不及流感的死亡率,不及萬分之三。

一個世紀前人類並不知道流行性感冒是由甚麼病原體造成的,更不可能有檢測試劑。這個情況下,西班牙流感極有可能發生(第四波)發病率、重症率極低的變異如同今天的Omicron, 大規模傳染造成共存和羣體免疫的結果。但當時無法檢測去證明病毒存在,也許和Omicron在臺灣一樣有99.7%的輕症,對當時的社會而言就等同神秘的消失了。

臺灣一年有4500人死於流感,我們並沒有高規格的隔離和控制? 因爲控制導致的經濟代價並不亞於疫情直接的影響。而今年四月Omicron在臺灣引發的重症率僅萬分之三、遠低於流感的傷害!恐龍是個狠角色,但是恐龍的後代並不一定是恐龍,至今只剩下蜥蜴。

所以是時候應該思考,疫情對民衆的心理壓力與恐慌的影響是否已超過它實際的傷害?套用羅斯福的名言:我們唯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除了給中重症的國人最好的醫治,指揮中心現在應該要去思考:

1、什麼時候終止沒有意義的記者會?

2、什麼時候不再公佈染疫人數?是否還須要公佈中重症和病歿人數?

3、何時應把新冠從法定傳染病撤除?

這時疫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纔算徹底的結束。(作者爲臺灣民衆黨青年事務委員會執行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