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中國正處於高收入社會的門檻區

12月16日,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支持,《財經》、財經網、《財經智庫》聯合主辦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在海南三亞舉行,論壇主題爲“探尋複雜環境下高水平開放之路”。

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在“全球經濟挑戰與中國經濟動能”爲主題的研討中表示當前中國有兩個事實比較明顯,第一是去年開始人口出現負增長,第二是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一萬二千美元,距去年世界銀行全國高收入標準一萬三千多美元就差六百美元,現在可以說中國正處於高收入的門檻處。

“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新的轉型時期,能不能持續發力,變成全球的核心問題。”他認爲,“低碳經濟是唯一的方向。”

以下爲部分發言實錄:

(主持人)何迪:前一段日本學者提出來資產負債表的衰退而引起了日本經濟所謂的失去了三十年,中國有沒有可能日本化,後來又有學者提出中國日本化的趨勢可能不如二十年前拉美化趨勢更加危險,所謂拉美化就是人均收入增長到一萬二美金突然就停滯了,所謂中等收入的陷阱,中國有沒有可能陷入這個陷阱?現在我們中央政府提出來中國式現代化,有沒有可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也不重複日本衰退的二三十年,這方面請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談一下。

曹遠征:這個問題在全球很關注,中國有兩個事實比較明顯,第一去年開始中國人口開始負增長,這個問題受到國內的關注。第二,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一萬二千美元,距去年世界銀行全國高收入標準一萬三千多美元就差六百美元,現在可以說中國正處於高收入的門檻處,高收入社會最重要的是服務性社會,服務性消費是消費的重頭,大衆耐用消費品比重在持續下降,無論價格還是銷量都會下降,中國已經出現了個別現象。恩格爾係數在中國已經到30%以下,很多消費品即使用鼓勵也沒法銷售出去,今年暑假、國慶期間火車票一票難求,這是服務性消費,發展性消費開始擡頭,這種情況也是進入高收入社會的指標,說明中國在低收入社會中的發展政策,可能在中等以上收入社會就不適用了,這需要有新的政策調試。

阿根廷一百多年前是全球第十大國家,一百多年它的收入始終在中等收入水平上徘徊,幾乎沒有任何變化,最近人們又在討論阿根廷的問題,阿根廷新總統採取非常極端的政策希望擺脫這個困境,這就構成我們現在討論的背景。我們也特別注意到越南政府已經提出到2045年要進入高收入社會,按我們的估計應該是在2025年左右中國能跨入高等收入社會門檻,2035年中國基本實現現代化,也就是中國人均平均GDP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這是問題討論的背景。

從通貨膨脹來說,美國從去年三月加息了十一次,利率漲到5.5,通貨膨脹率現在3%以上,離2%還差一個點,英國加了十四次,通貨膨脹率依然在4%以上,歐盟加了十次,負利率變成正的,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變成全球性問題,特別在進入高收入社會的時期,有沒有合理的政策安排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關鍵問題,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新的轉型時期,能不能持續發力,變成全球的核心問題,我們認爲低碳經濟是唯一的方向。

何迪:朱教授提到光電替代火電等一系列的安排,包括更加開放,因爲競爭帶來新的動力,我提一個問題,所有這些活動包括誰是行動的主體?第二,錢從哪兒來?不能光從政府、折舊、企業來,尤其要落實到企業從哪兒拿到這部分錢進行轉化,增加它的競爭力,請二位回答一下。

曹遠征:綠色金融,現在我們資產負債表是依賴房地產的資產負債表,但是二十年前中國的房地產是沒有價格的,都是分房子,沒有商品房,是你給它賦予了價格膨脹成這個資產,同樣道理,碳也可以賦予價格,只是這兩個如何轉換的問題。

其實我們已經看到轉換的前景了,過去幾年,中國低碳經濟發展非常快,新能源汽車中國現在是全球產量最大的國家,從第一輛到第一千萬輛中國大概用了十七年,從第一千萬輛到第兩千萬輛的時候27個月,突然一個產業就崛起了,新能源汽車改變了整個汽車的生產路線、生產工藝甚至未來的方向。

過去我們講汽車是發動機,是傳動裝置,是變速箱,但是新能源車全顛覆了,它引領了一個方向,由此可以提出一個概念,新技術可能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而且全球氣候變暖是全人類的問題,人人都需要爲此負責。在新能源上很可能中國就是在引領,因爲中國是超大規模,所有企業都有,所有的產業都有,意味着所有的減碳技術都有應用前景,而且規模又如此之大,所有減碳技術都有商業性的可持續性,那它就是可持續發展,所以越來越多的金融開始進入,綠色金融開始發展,這個資產不斷地轉換就形成新的資產負債表,代替房子帶來的資產負債表,這是防止日本問題,防止拉美問題的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