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院IPO來了!“同仁堂”旗下第4家上市公司有望誕生

近日,北京同仁堂醫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醫養”)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百年老字號同仁堂爲其控股股東,能夠行使其已發行股本總額約93.83%的投票權。若其成功上市,將成爲同仁堂集團旗下繼同仁堂、同仁堂國藥、同仁堂科技後的第4家上市企業。

非公立中最大的中醫院集團

同仁堂醫養於2015年3月在北京成立,原名爲北京同仁堂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2019年更名爲北京同仁堂醫養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突出“醫療+養老”的業務屬性,以分級網絡整合線下和在線資源,提供以中醫爲戰略重點的綜合醫療服務。此後,其自同仁堂處收購了鞍山同仁堂中醫醫院、石家莊同仁堂中醫醫院及北京同仁堂第二中醫醫院的若干股權。

經過資源整合,其已經建立起了分診服務醫療網絡,擁有11家自有線下醫療機構,1家互聯網醫院,以及9家線下管理醫療機構,擁有2028名執業醫師,其中包括20名擁有國家級榮譽稱號的醫師。據同仁堂醫養自己介紹,按照自有中醫院的2022年門診就診彙總人次和門診醫療服務彙總收入排名,其爲中國非公立中醫院醫療服務行業中最大的中醫院集團。

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2022年國務院發佈的《“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鼓勵建設非公立醫療機構,普遍開展社區中醫醫療服務;鼓勵非公立實體在各縣市建設中醫院;推進互聯網中醫醫療機構的建設,支持企業經營中醫連鎖醫療機構。

2023年國務院發佈的《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鼓勵建設地市級中醫院、鼓勵縣級中醫院建成特色優勢專科、鼓勵建設基層中醫醫療機構。

政策支持之下,近年來,中醫院數量不斷攀升,根據國家衛健委的資料,我國的中醫院數量從2018年的4939家穩步增長至2022年的5862家,複合增長率爲4.4%。非公立中醫院從2017年的1891家增加至2021年的2953家,複合增長率爲11.8%。

此外,按中醫醫療服務提供商創造的總收入計,我國中醫醫療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5836億元增至2022年的8000億元,複合增長率爲8.2%,佔2022年我國醫療服務行業總市場份額的13.4%。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醫醫療服務行業市場規模預計2032年將達到21239億元,2022年至2032年的複合增長率爲10.3%,佔2032年中國醫療服務行業總市場的份額將達到19.3%。

來源:招股書

不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國所有醫療機構中,作爲中醫醫療服務提供商主力的中醫院僅佔約0.6%,這表明我國醫療服務行業中這一組成部分依然具有稀缺性。

2023年扭虧爲盈

近年來,同仁堂醫養的醫療服務網絡持續擴大,據公司披露,2021年至2023年,其網絡內醫療機構的總就診人次分別爲140萬人次、150萬人次及190萬人次。會員累計人數從2021年末的21.93萬人增加至2023年末的53.07萬人,複合增長率達55.6%。

隨着就診人數的增多,同仁堂醫養的收入規模也不斷增加,2021年至2023年,其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70億元、6.98億元、8.96億元,後兩期同比增速分別爲48.42%、28.36%。

不過,其收入的快速增加,並未給其帶來豐厚的利潤,同期,其淨利潤分別爲22.30萬元、-1897.50萬元、2713.60萬元,其中,2021年盈利不多,2022年則在收入大增之下業績反倒虧損,至2023年方扭虧爲盈。

分析其虧損的原因,與成本變化有莫大關係。數據顯示,2022年其營業成本爲5.75億元,比上年的3.91億元增長了47.06%。成本的增加也影響到了毛利率,2022年,其毛利率出現下滑,招股書顯示,其80%以上的收入來自於醫療服務,2021年至2023年,其醫療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爲17.2%、15.6%、19.0%。

對此,同仁堂醫養表示,2022年,其醫療服務毛利率減少,主要原因是於疫情期間客戶就診人次有所減少。而2023年毛利率增加,主要原因是其收購了三溪堂保健院,以及於2023年6月向同仁堂康養轉讓七家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舉辦人權益。

來源:招股書

同仁堂品牌對其業務及運營至關重要,不過,據招股書介紹,同仁堂的商標及其名稱歸屬於同仁堂集團,其僅可在同仁堂集團授權的範圍內使用,未經同仁堂集團事先書面同意,其不得單獨或與他人合作使用同仁堂商標和名稱或使用任何含有同仁堂字樣的名稱設立其他企業和分支機構,亦不得將同仁堂商標和名稱轉讓或許可任何他人使用。

不過,同仁堂醫養表示其存在無法維持或續期同仁堂商標許可使用授權的風險。根據與同仁堂簽訂的商標使用許可,上述商標使用許可的初始期限將於2026年4月24日到期,經雙方同意可續期三年,但須符合上市規則及其他適用法律和法規的規定。

此外,若同仁堂或其附屬公司此後不再持有其已發行股本總額33.34%以上或不再是其控股股東,同仁堂有權終止其商標使用許可。同仁堂醫養一旦失去了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其市場競爭力將受影響。

而在市場競爭方面,中醫醫療服務行業處於競爭激烈且分散的格局。雖然,同仁堂醫養在我國非公立中醫院醫療服務行業中表現不俗,但其市場份額僅爲0.5%,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提高市場佔有率,未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同仁堂醫養市場份額情況

來源:招股書

商譽金額較高

近年來,同仁堂醫養通過不斷收購來擴充其醫療服務網絡。2022年,其與同仁堂養老基金及同仁堂醫療基金以2.84億元的總價,收購了三溪堂保健院和三溪堂國藥館各65%的股權。完成上述收購後,同仁堂醫養持有三溪堂保健院43.74%的股權,持有三溪堂國藥館43.75%的股權。

三溪堂保健院主要在浙江省金華從事提供中醫醫療服務,對於上述收購,同仁堂醫養表示,他們看中的是其位處金華的地理優勢和三溪堂的成熟品牌,同仁堂醫養將此次收購視作進軍華東地區中醫醫療市場的起點。同時,收購三溪堂國藥館,能夠更好地釋放其與三溪堂保健院的協同效應,並能夠全方位地洞察和了解區域中醫藥產業鏈。

2024年1月,同仁堂醫養以9100萬元的價格收購了上海承志堂,截至招股書籤署前,已完成第一期和第二期付款(佔總價款的80%),剩餘兩期付款將在交割日後六個月及一年內到期。公司表示,該項收購的股權轉讓已妥善合法完成,其與杭州承志堂分別持有該公司70%和30%的股權。

此外,同仁堂醫養還準備以2076萬元的價格從上海中優手中收購上海中和堂60%的股權,以加強在長江三角洲的業務版圖。

頻繁的收購行爲使得同仁堂醫養的商譽不斷攀升,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其商譽賬面價值分別爲2608.5萬元 、1.87億元、1.61億元,其中,主要是由於收購三溪堂所致。

商譽賬面值及具有無限可使用年期的品牌賬面值

來源:招股書

根據會計準則,商譽需要在每年進行減值測試,若出現減值跡象,需要計提商譽減值損失,而這會直接影響當期淨利潤。對此,同仁堂醫養在招股書中表示,其已確認且未來還可能會確認與收購相關的商譽,如果確定需對商譽進行減值,則其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此外,同仁堂醫養在收購過程中還需解決資質問題,通常來講,醫療機構及藥店在各自運營過程中須取得各種牌照、許可證及證書,如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零售及批發)、診所備案憑證等。其須爲已收購的業務取得相關證件,如有違反,可能會被處以相應的行政處罰,最壞的情況甚至會被暫停營業。

同仁堂醫養表示,若其網絡內醫療機構及藥店未能及時重續任何現有牌照、許可證或證書,或未能爲已收購的業務取得任何相關牌照、許可證或證書,其可能無法維持或拓展業務。

本文源自:證券市場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