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女確診「當然不是老鼠咬」 醫曝社區感染風險

中研院女確診「當然不是老鼠咬」,醫呼籲大家別以爲天下太平就任意羣聚內用,畢竟內用是有感染風險的。(王英豪攝)

中研院女研究人員確診,感染源待釐清,但因個案曾被Alpha老鼠咬到,因此也有人推估恐是因此而染疫。對此,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卻搖頭說,當然不是什麼被老鼠咬到染疫,但因男友採檢是陰性,顯示社區感染風險應該較低,他也呼籲大家別以爲天下太平就任意羣聚內用,畢竟內用是有感染風險的。

沈政男昨在臉書發文表示,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出現一名確診者,染疫來源顯然是實驗室污染,感染的病毒株應是Delta,至於Ct值的部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個案的Ct值是23。

沈政男指出,這名個案在11月26日就發病了,那麼Ct值23其實算是符合,但感染來源當然不是什麼被老鼠咬到,因此染上Alpha變異株。

沈政男透露,個案的男友檢測結果是陰性,其實讓人覺得比較放心,因爲男友早就處在可傳染期超過5天,因此如果現在是陰性,那應該就是陰性了。且如果個案的男友都沒有染疫,應該社區感染的風險也是比較低。

沈政男感嘆道,真的不要以爲天下太平,沒事就在那邊羣聚和內用,因爲內用感染仍是一個風險,雖然先前幾例的Delta案例,都沒有傳出內用感染,但說真的,除非是很必要的社交聚會,否則日常三餐內用吃飯就趕緊吃一吃就好,想要聊天建議可以再找地方聊。不過,大家也不用太緊張,因爲這例看起來造成社區感染的風險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