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評:奮進的中國,發展成果惠及更多民衆

(原標題:中新網評:奮進的中國,發展成果惠及更多民衆)

中新網北京5月11日電(左雨晴) 強勁復甦、穩步增長、質量提升,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活力,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圖景正一步步變爲現實。這樣的發展成果,由每一個奮進的中國人創造,也惠及全體人民。

3月,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23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徵集展播活動結果揭曉。經過初選、專家審覈評議、網絡展播投票、終選以及結果公示,550件網絡精品脫穎而出。

回顧這些正能量作品,一行行文字、一張張圖片、一段段音視頻、一個個專題專欄、一項項主題活動,呈現出時代的腳步,展示了發展的成就。

2023年,我國經濟總量超過126萬億元,增長5.2%;糧食產量1.39萬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1%……一串串數字,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

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髮展成熟,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產汽車品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佔全球比重超過60%;大國重器持續“上新”,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商業首飛,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命名交付,世界最深、最大的極深地下實驗室投入科學運行……重大創新成果持續涌現,展現了“中國製造”活力。

2023年,火爆的“村超”助力鄉村振興,也映照出中國式現代化鄉村的幸福模樣;惠民超市的“果盤子”“菜籃子”裝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僅讓市民買到便宜新鮮的菜品,也讓農民能夠有錢賺;中國5G“上山”“入地”,讓雪山下的村子進入數字時代,把大山裡的特產賣到全國各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國經濟的發展成果正惠及更多民衆。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隨着中國邁上“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的新起點,中國正與越來越多國家共享發展成果。“千萬工程”20年實踐激發世界迴響,爲全球鄉村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第六屆進博會“朋友圈”持續擴大,爲全球經濟復甦注入強勁“進博力量”;共建“一帶一路”十週年,一大批務實合作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開放之路促進交流互鑑、增進民心相通,共繪文明之路新畫卷。中國新發展,世界新機遇。在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中國發出了促進世界經濟包容性增長的強音。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3%,不僅高於去年全年經濟增速,也超出了今年兩會期間公佈的全年經濟增長5%左右的目標。

這些發展成果,由奮進的中國人民共同創造。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將持續向好,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注入強勁動力,爲全球經濟復甦和穩定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