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烏外長二度通話 習澤近期有望對話

圖爲2022年3月5日,習近平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新華社)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4日再次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通電話,這是自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雙方的第二次通話。美媒指出,這可能預示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將在近期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舉行俄烏戰爭以來的首次通話。

王毅4日在通話中表示,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基本態度就是勸和促談,習近平主席多次全面闡述中國的立場主張。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不謀求地緣政治私利,沒有隔岸觀火心態,更不會做火上澆油的事情。真誠期待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和平。中方歡迎俄烏和談,困難再大、分歧再多,也要堅持和平談判大方向,直到談出停火、談出和平。

美媒報導,在習近平於近日與歐盟領導人舉行視訊峰會後,中國外交部一位資深官員表示,中烏兩國領導人通話一直在議事日程上。在習近平與外國領導人通話前,中國外長通常先與對方外長會談,儘管王毅和庫列巴上次通話後,習澤並沒有通話。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5日跟歐洲議會報告時表示,與習近平的視訊峰會是場「充耳不聞的對話」,讓人懷疑中國將爲結束烏克蘭戰爭提供多少合作。

波瑞爾說,中國想擱置我們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分歧,他們不想談論烏克蘭,也不想談論人權和其他問題,而是專注於積極的事情。歐洲方面向中方明確表示,這種畫分不可行、不可接受,因爲對歐洲來說,烏克蘭戰爭決定了歐洲是生活在一個受規則還是力量控制的世界。

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表示,布魯塞爾希望北京至少盡一切努力不以任何形式干涉制裁俄羅斯;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也再度呼籲中國幫助結束戰爭。

美媒引述分析人士報導稱,中國不斷爲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行辯護,此舉加深了歐盟對中國的不信任,使中國長期以來試圖打歐洲牌來制衡美國的手法基本失效。中國官媒還將國際社會對俄軍在布查鎮顯然犯下戰爭罪的憤怒稱爲「炒作布查事件」。此舉導致北京更加孤立,進一步疏遠了與歐洲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