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專欄:丁學文》中產家庭別慣養出「富二代」

我記得,中產家庭曾經是臺灣經濟奇蹟的重要基礎,可如今,臺灣的中產家庭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小確幸裡,雖然也過着貌似富裕階層生活,卻更常陷入對政府不爽、社會不安、未來不明的煩惱中。

是的,在現在這個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臺灣社會中,中產家庭正無奈地一邊被富裕階層拽着往上提,另一邊又被龐大的貧窮階層往下拉扯。在這兩股力量的撕扯下,中產家庭往往苦不堪言,又莫可奈何。

當然,很多中產家庭選擇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的出人頭地,總覺得下一代仍然可以翻轉自己的命運,但如果中產家庭慣養出來的是另一類富二代,這個夢想只會越來越難實現。

最近因爲回臺灣設辦公室,約了一個久未謀面、在大學教書朋友吃飯,想向他請教怎麼在我已經有點陌生的臺灣建設團隊?他語帶提醒地告訴我:以前大家總覺得中產家庭的孩子懂上進、能吃苦、有責任心,但現在你應該儘量避免中產家庭慣養出來的富二代。我聽了有些丈二金剛摸不着頭緒,以往富二代在人們印象中的好吃懶做、不求上進,顧名思義就是因爲家裡有錢、寵溺,孩子纔會那麼不懂事。但朋友告訴我隨着臺灣經濟的發展,真正的富二代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從小教養,相反的,有些中產家庭的孩子卻反而沾上了以前富二代的毛病。我一時想不明白,還記得小時候家境小康是個讓我在介紹家境時引以爲豪的說法,爲什麼在經濟往上發展那麼多年後,除了中產家庭的日益苦悶,現在連中產家庭的第二代都被貼上了如此不堪的標籤

他說他有一個學生,單親家庭爸爸在大陸工作,從小跟着爺爺奶奶長大。爺爺奶奶也不富裕,但往往寧願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把所有的錢花在他身上。他們認爲家裡再沒錢,也不能讓孩子覺得錢不夠花。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小朋友習慣了伸手要錢,既缺乏感恩心,更習慣了今天花完明天的錢,更要命的是,完全沒有責任感。我朋友看不下去,找他談話,他表情遊離,沒頭沒腦地回了一句:我特別想我阿公長大成人對他來說竟成錐心的痛,因爲慣着他的人再也幫不了他。這不是單一事件,卻是充斥小確幸、新消費觀的臺灣新現實,野地長大的花朵不見得都是風吹不倒的玫瑰,但溫室裡長大的花朵肯定難以承受風吹雨打。

事實上,補償心理正是臺灣這代父母的一種自我安慰。以前的臺灣,中產家庭是臺灣的頂樑柱,正是他們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在教育孩子問題上能夠保持清醒:我們家境一般,你要多扛責任,自立自強。如今,媒體網路創富神話衝擊各階層,越來越多沒有創富能力的人,把責任推給運氣不好、社會不公、階層固化。因爲不服氣又看不到希望,只能傾盡所有,對孩子進行補償:我不管你將來如何,至少小時候,別人有的你都要有,別人吃過的,爸媽勒緊褲帶也要帶你去吃。這就容易造成一個惡果:家境一般卻愛攀比,不但不願意小孩吃苦,還以讓孩子吃苦爲恥。

我在林口高爾夫球俱樂部見過一個14歲的男孩。他每天早晨6點起牀,搭公車步行練球訓練完畢,還得趕着去上課。他想去美國讀書,擔心語言跟不上,所以有空就拚命背英文單字。晚上,他還會回家幫父母做飯,因爲家裡規定每天晚餐全家一起下廚做飯。如果不是我認識他爸媽,我會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安在他頭上。但他父親其實是上市公司的總經理,我問他爲什麼捨得孩子這樣吃苦。他回答說:這怎麼叫吃苦?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真正的富人哪有沒吃過苦的,他們覺得讓孩子吃苦纔是最好的教育。當富人都已經改變,開始希望孩子能更適應社會,中產家庭如果走起了以往富人的彎路:只會愛面子地寵溺孩子,滿口輸人不輸陣,結果就是富人家的窮二代越來越富,窮人家的富二代越來越窮。

這讓我想起了《曾國藩家書》:「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爲有損架子而不爲也。」我覺得給孩子再好的教育,倒不如從小讓他知道真實臺灣的不容易,只有認清父母現在的不容易,纔不會慣養出中產家庭不堪承受的富二代。

(作者爲創投合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