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校園種電全國第二 相當333座中央公園減碳量

臺中市梧棲區中港高中的校園屋頂「種電」,學校減碳發電,還可領回饋金用在校務發展上。(臺中市政府提供/陳世宗臺中傳真)

豐田國小的光電球場,提供學生夏天遮陽、雨天遮雨的戶外活動場所。(臺中市政府提供/陳世宗臺中傳真)

臺中市校園至今年6月底計268校,已標租或已設置太陽光電,八成以上學校屋頂「種電」,種電總容量約75百萬瓦居全國第二!教育局長楊振升說,學校每年可發電約9500萬度,年減4萬800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種植400萬棵樹,等於333座中央公園碳吸收量,展現綠能校園減碳好空氣的目標。

楊振升指出,教育局積極推動校園種電,目前已有八成以上學校透過標租,找廠商在校舍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學校減碳發電還可領回饋金用在校務發展上;廠商賣電給臺電公司後的收益,平均回饋給學校10%,每年可回饋學校計約3800萬元。

楊振升說,太陽能發電相對減少用煤發電造成的二氧化碳;中市校園種電每年可減少4萬800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地球上平均多一顆樹可年減12公斤二氧化碳計算,相當於種植400萬棵樹。中央公園有1萬2000顆樹,400萬棵樹的碳吸收量等於333座中央公園,減碳發電還有好空氣,一舉數得。

教育局並積極推動光電球場建置,由廠商出資於既有戶外籃球場加蓋太陽能板,提供學生夏天遮陽、雨天遮雨的戶外活動場所。目前中市施作光電球場的學校有豐田國小等31校,總設置容量約9.5百萬瓦;豐原區豐田國小等8校已完成並聯發電,另23校預計2023年底前可建置完成。

楊振升強調,目前臺中市新建或改建補強的校舍,皆在建築物屋頂規畫三分之一面積以上的綠能設施或設備,方便日後裝置太陽能板;政府、廠商及學校師生一起用行動減碳愛地球,締造廠商、學校與環境綠能三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