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講堂名家開講,探尋海洋貴金屬貿易的千年變遷

6月22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聯合朗聲圖書、百聽聽書,在廣州市文明路總館B區一號報告廳舉辦“中山講堂”品牌講座。講座邀請了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專家、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科技考古研究院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魏峻,以“黃金之海:考古視野下的海洋貴金屬貿易”爲題,依託考古發現,解說海上絲綢之路不同發展階段的金銀製品種類、特點及其貿易方式,從這些貴金屬的貿易入手,爲觀衆開啓一趟獨特的海上絲綢之路時空之旅。講座同步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微信視頻號、朗聲圖書微信視頻號等多個線上平臺直播。

魏峻在廣東從事過18年的考古學研究工作,曾作爲領隊參與了南海Ⅰ號的發掘工作,在這過程中他對南海Ⅰ號中的貴金屬文物產生了興趣。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鎏金腰帶”,後經過研究論證,改名爲“宋金項飾”。這件文物作爲廣東省博物館推薦的國寶級文物,曾在電視節目《國家寶藏》第二季中登場過。

說到海洋貴金屬貿易,不得不提的就是海上絲綢之路。因此,魏峻首先從海上絲綢之路講起,按照空間和時間劃分,爲觀衆簡要介紹了航路和貿易的基本情況。魏峻表示,從時間上看,海上絲綢之路大致可以劃分成三個階段,而在不同的階段中,海洋貴金屬貿易也有着不同的特點。

第一階段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晚期至公元七世紀早期。魏峻表示,這一階段的貿易內容,整體呈多樣化趨勢,各類製品在形制、紋飾上有明顯外來元素痕跡。比如在廣州南越王墓的出土文物中,就發現了有非洲象牙和紅海乳香等外來物件。

第二階段約在七世紀中期至十五世紀末期。魏峻通過對黑石號、印坦沉船和井裡汶沉船出土文物的對比,認爲這一時期貿易的雖然仍有各類金屬容器,但飾品和貨幣的佔比大幅提升了。特別是白銀作爲當時貿易中的通用貨幣,導致其在貿易中的地位愈發重要。

第三階段約在十六世紀初期至十九世紀中晚期。魏峻認爲,伴隨着所謂的“大航海時代”的開啓,中國與域外各國的接觸日益增加,這一時期的貴金屬貿易又發生了明顯變化。中國所生產的容器和裝飾品,其域外風格越發顯著,成爲中國外貿藝術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海外買家直接向中國本地商人訂購的情況也愈發增加。但這一時期,最引人矚目的貴金屬貿易還是作爲貨幣的白銀。白銀在這一階段的流入和流出過程,成爲中國近代史的重要研究對象。

在互動問答環節,魏峻就中國古代商船海員的構成、南海Ⅰ號打撈的考古技術細節,以及水下文物打撈規定和鑑定方法等問題與現場觀衆進行交流。

主辦方表示,本次講座以海上絲綢之路的貴金屬貿易爲主線,豐富了觀衆對海上絲綢之路的認知,讓大家感受到了古代中國與世界各地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也爲中國古代商船、海員及水下考古技術的發展與變遷提供了寶貴的視角。

文|記者 李煥坤 通訊員 林曉輝圖|通訊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