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非遺雅集啓幕,在傳承與創新中感受文化魅力

近日,一場融合了中國崑曲和日本狂言的中日非遺雅集,爲中日文化交流寫下新篇章。今年是全國首位職業崑曲推廣人、崑曲澎派閨門旦傳人趙津羽從事崑曲推廣的第18年,近年來趙津羽的崑曲推廣也越來越國際化。繼去年受邀去日本東京進行中日文化交流,今年的中日非遺雅集主場回到了中國上海。雅集活動還吸引到比利時前駐華大使帕特里克·奈斯,以及多國駐滬領事夫人等國際友人前來參與,進行國際文化交流。

作爲中國百戲之祖的崑曲有着六百多年的歷史,其曲詞典雅表演細緻,載歌載舞。而狂言是日本的傳統表演藝術之一 ,誕生於650年前的室町時代。2001年,日本能樂和中國崑曲一起被選爲世界首批人類口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將這兩種來自不同國度又同樣古老的非遺文化放在同一個會客廳,讓大家在兩米之內有效距離觀看非遺,再加上表演者都不用麥,現場可以真實感受到聲帶和氣息的物理碰撞最後產生的聲音效果,可以說是一種特別難得的珍貴體驗。此外,當天的崑曲與狂言分別由中國的師徒與日本的父子攜手完成,更是讓非遺文化在傳承與創新中綻放光芒。

中日文化雅集上,首先表演的是崑曲經典劇目《蝴蝶夢·說親》片段,由趙津羽和崑曲表演藝術家胡剛攜手演繹“莊周試妻”的故事。《蝴蝶夢·說親》在崑曲中佔有重要地位,其唱詞深情動人,表演細膩,深受觀衆喜愛。隨着臺上兩位藝術家的開唱,崑曲的氣息如同清風般嫋嫋散開,悠悠水磨腔傳到了現場的每一個角落。而劇中輕鬆幽默、充滿喜劇效果的表演,讓大家感受到了“優雅”崑曲中的幽默感。

表演狂言的是受中國曲藝家協會之邀,正在中國參與《東渡》巡演的奧津健太郎先生和奧津健一郎先生。奧津健太郎是能樂師狂言方和泉流,能樂非遺傳承人。師從已故的能樂非遺傳承人十三世野村又三郎信廣。他的兒子奧津健一郎先生師從能樂非遺傳承人十三世野村又三郎信廣、十四世野村又三郎信行以及父親。5歲首次登臺。目前在東京藝術大學音樂學部能樂(狂言)專業在讀,還受到野村萬藏、野村萬齋兩位大師的指導。

日本狂言表演風格幽默搞笑,除了特殊戲外一般不用面具,演員的裝扮簡單樸素,富於平民性。當天表演的節目《盆山》講述一個男生特別喜歡盆山,想把盆山弄到手去朋友家行竊,以至於後續發生了一些列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讓現場觀衆在看似“搞笑的”表演中,感悟了人生。奧津健太郎父子在現場的精彩演繹,讓對於狂言還比較陌生的中國觀衆,對於這門古老的日本非遺有了一次近距離的親身感受,也對日本古典戲劇文化有了初步的瞭解。

崑曲的傳承離不開老師對學生的口傳心授,崑曲的發展也離不開老師的創新突破。當天85歲高齡的國寶級崑曲表演藝術家張洵澎與弟子趙津羽表演了其新編排的崑曲雙人舞《牡丹亭·尋夢(品令)》。舞蹈讓傳統崑曲華麗升級,古今相映的形式讓崑曲更具有觀賞性和傳承感,六百年的崑曲在傳承與創新中換髮新生。張洵澎不僅是一位表演藝術家,更是一位崑曲藝術的教育家,她的弟子遍佈京昆越滬淮,包括廣東粵劇,溫州甌劇等各個劇種。她用自己所創立的崑曲澎派閨門旦藝術滋養百戲。

趙津羽激動地表示:“每一次和老師同臺,老師都有新鮮和鮮活的創新藝術讓我們感到藝無止境,要不停地學習。而且由老師把場心非常的定,所以這種藝術的傳承真的是一種生命的力量。大家都在說傳承與創新,那肯定首先就是要傳承,知道根在哪裡,知道爲什麼是一門規範的藝術,有規則的藝術,這樣才能從藝術技藝的不斷精進到形成自己的藝術思想,纔有創新的可能。”

爲了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世代相傳,作爲全國首位職業崑曲推廣人的趙津羽多年來用初心不改的滿腔熱愛持續活躍在推廣崑曲的舞臺上。 而她提出的“崑曲+”的理念,更是走入各行各業,走出國門,打造國際文化交流平臺推廣崑曲文化。

這次的跨國非遺雅集也將是“崑曲+”未來持續的一種文化推廣方式。新東苑集團董事長沈惠琴是一位優秀的滬劇表演藝術家,總裁陳星言和母親一起,多年來致力於推廣中國文化。爲了支持好閨蜜趙津羽的崑曲推廣,陳星言更是親力親爲當起了現場主持人。津羽的很多朋友,學生也都來到現場支持,正如她的初心一樣:“崑曲路上結善緣,慢慢把一個人的崑曲變成了一羣人的崑曲。”

隨着老齡化程度的提高,進一步豐富長者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了趙津羽主動承擔起來的一份社會責任。她創新編的“昆韻手指操”,走進了很多基層單位和社區,以醫曲結合的形式幫助更多的低齡長者更早啓動認知障礙的預防。接下來趙津羽還會和新東苑公益基金深度合作,用“崑曲+”點亮長者文化精神生活,用健康向上的文藝作品溫潤長者心靈,把對於長者的關愛,體現在實際的行動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