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近期爲何頻繁互動

(圖/新華社)

中共二十大後,中國與歐洲互動頻繁。11月4日德國總理蕭茲率先訪華,G20峰會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法國、荷蘭、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領導人,12月1日北京又迎來歐盟最高決策機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近1個月密集的實體會面不僅爲中歐關係回暖打開新局面,同時也讓雙方看到更多的合作意願與需求,有以下3方面因素:

首先是深化經濟合作需求。儘管近年來歐盟與中國在貿易政策等方面齟齬不斷,但雙方經貿關係日趨緊密有目共睹。2020年中國首次取代美國躍升爲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2021年中國和歐盟貿易額首次突破8000億美元,中歐火車開行15000多列,同比增長29%。二十大後,中國在多個場合持續釋放擴大開放、合作共贏的信號,這對於深陷經濟衰退泥潭的歐洲而言是重大利好。蕭茲率團訪華成功簽下貿易大單,也爲中歐擴大經濟合作開了好頭。

作爲歐洲「前任」最大貿易伙伴,相較於中國的開放合作與互利共贏,美國卻只顧自身利益而爲歐盟「挖坑」。今年8月美國通過《降低通膨法案》,開啓對歐洲製造業的虹吸模式,招致歐洲普遍不滿,多位歐盟高官表示要予以回擊,美歐貿易戰風險有攀升之勢,在此背景下深化對華經濟合作需求愈發凸顯。

其次是地緣政治安全需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於歐洲而言當前最緊迫的地緣政治危機來源於俄烏衝突,雙方戰火持續近9個月,和平前景依然渺茫。有分析認爲隨着俄羅斯增兵30萬計劃完成,俄軍明年或將發起大反攻,屆時糧食危機、能源危機、難民危機等問題會進一步蔓延,毗鄰戰場的歐盟國家首當其衝,因此也更迫切地希望透過各種途徑從中調解一二。

中國自然是歐洲尋求的途徑之一。中德領導人達成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的共識,被認爲有助於在烏克蘭危機中守住歐洲安全底線,也是蕭茲中國行最大的成功。根據克里姆林宮網站上公佈的文件顯示,11月28日簽署的《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建交30週年聯合聲明》出發點是「核戰爭中不可能有贏家,永遠不能發動核戰爭」。習近平在會見米歇爾時也就烏克蘭危機表態:中方支持歐盟加大斡旋調解。

最後是歐洲「戰略自主」需求。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後積極遊說盟友,冀拉攏更多力量加入對華制衡,歐洲國家是重點爭取對象。但正如法國總統馬克宏在駐外使節會議上強調的,法國和歐盟在中美問題上應保持「獨立的地緣政治」,「我們不應被要求選邊站」,「無論在哪,我們必須保持行動的自由」。同時,從阿富汗撤軍、法澳潛艇交易事件到《降低通膨法案》,歐洲也逐漸感受到美國的「背信棄義」,雙方深層次關係緊張有加劇之勢,此時中國顯然爲歐洲對外戰略提供了另一個方向。

中歐關係的複雜性也不容忽視。歐洲議會《新歐中戰略報告》既稱中國是「合作和談判夥伴」,又突出中國正日益成爲「經濟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未來歐盟很可能根據不同的議題對華採取不同的態度與行動。無論如何,中歐願意繼續加強高層戰略溝通、增信釋疑,於動盪不安的世界都是一種積極信號。

(作者爲大陸資深時政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