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戰火 燒到生技產業

近期美國防堵中國科技發展動作

中美科技戰愈演愈烈,美國對中國出手的最新目標是生物科技產業。外媒11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繼晶片法案後,美國總統拜登又準備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幫助擴大美國生技產業製造,藉此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環球時報引述外電消息,知情人士指出,上述行政命令草案制定一項「支持美國製造業」的戰略,鼓勵利用生物系統來研製一系列產品及材料,涉及新藥、人體組織、生物燃料與食品等。此外,拜登政府計劃支持擴大生物製造的基礎設施,並建議提高美國生物製造水準,最終達到降低價格並「加強供應鏈安全」的目標,草案內容也特別提到「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國安和情報官員擔心美國對中國先進生物製造基礎設施的依賴。

如果拜登簽署上述行政命令,將成爲拜登政府在科技領域遏制中國發展的最新措施。8月9日,拜登在白宮簽署晶片法案,限制業者在中國市場使用美國的先進技術,並推動更多半導體項目在美投資。

外媒指出,過去20年來,隨着全球分工細化,製藥業中包括抗生素與治療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藥物等,很多都從歐美和日本轉移到中國。

但實際上,美國生技產業的研發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反觀中國創新生物製藥的數量仍偏低,預計短期內不會對美國的全球地位產生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