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太空競賽猛軋 平民上外星不是夢(上)

美國與蘇聯在1975年進行阿波羅-聯盟太空合作計劃,這是美蘇冷戰其間高度最高的一次交流,也對化解冷戰很有幫助。(圖/NASA)

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年內,我們將會看到愈來愈豐富的太空任務,比如美國、俄國與中國大陸,相繼推出載人登陸月球與火星的計劃,另外民間的太空計劃更是蓬勃發展, SpaceX、維珍銀河、藍色起源(Blue Origin)、軌道ATK、波音公司、微軟公司都有自己的太空計劃,令我們發覺平民上太空不再遙遠。而這一切的開端,必須從70年前說起。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人類第1枚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宣告人類太空時代的來臨,緊接着11月3日又發射了史普尼克2號,將小狗萊卡(Laika)送上太空。這一連串的發展,令美國決心必須急起直追,也就開啓了美蘇太空競賽,終於在1958年1月31日將人類第3枚衛星「探險者1號」(Explorer 1)送上太空軌道,並且發現地球周邊的範艾倫輻射線帶(Van Allen radiation belt),使美國扳回了一點顏面。此時的中國大陸,當然還不具備與兩強爭雄的實力,但是內心非常羨慕,所以他們將正在進行的大躍進運動,改名叫「放衛星」,渴望成爲航太國家的心態,可見一般。

世界第1位太空人加加林(左),與世界第2位太空人謝巴德(右),分別是蘇聯和美國的太空英雄。謝巴德後來還參與阿波羅14登月計劃,他是水星太空人當中唯一登月者。而加加林則不幸在1968一次MiG-19飛行訓練中喪生了。(圖/NASA)

蘇聯在完成幾次人造衛星的發射後,很快就升級目標到載人太空飛行,在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上尉搭乘東方一號太空船(Wostok 1)由R-7系列火箭送入太空,環繞地球1周並平安返回,成爲世界第1個太空人,之後弗拉基米爾.科馬洛夫(Vladimir Komarov)又完成了人類首次太空漫步,以及範倫蒂娜.泰勒斯可娃 (Valentina Tereshkova)成爲第1名女性太空人,等等一系列的發展,都把美國甩在之後。

美國起步的速度比蘇聯晚,但是美國卻得到V-2火箭的重點工程師韋納·馮·布朗(Wernher von Braun)幫助,先前說的「探險者1號」就是馮·布朗的團隊達成,之後馮·布朗建議,美國應該成立跨部會的機構,以統整太空任務與招募人才,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國航太總署(NASA)。

NASA成立後,首先推動初級載人太空計劃「水星計劃」(Project Mercury),首先在1961年5月5日,水星計劃第1名太空人艾倫.謝巴德(Alan Shepard)進入太空,成爲世界第2位太空人。但是紅石火箭(Red stone)推力不足,整個太空飛行僅15分鐘,所以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認爲這項成就與蘇聯的東方1號相比,不過是「跳蚤的一躍」,但是美國此時還是暖身,不久將以難以想像的速度急起直追。

美蘇兩強都以率先登陸月球爲競爭目標,最終是美國取勝。(圖/NASA)

謝巴德之後的水星太空人,採用的是擎天神運載火箭(Atlas),這種火箭日後沿伸成數量衆多的火箭家族,至今美國軍方還還在使用。完成水星計劃後,美國推出2人上太空的雙子星計劃(Project Gemini),這是爲日後登陸月球的阿波羅任務做準備,包括我我們熟知的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都是雙子星計劃這時期訓練的。接着美國爲登陸月球所開發的巨型火箭農神5號(Saturn 5)完成,然後我們知道日後的故事了,美國成功的完成登陸月球的壯舉,並且一連去了6次。

蘇聯的太空任務就坎坷又曲折,在完成東方號計劃後,蘇聯發展爲登陸月球做準備的聯盟計劃(類似美國雙子星計劃),但是蘇聯的巨型火箭研發不成功,所以最終沒有完成登陸月球任務。然而在這段其間,蘇聯發展的幾種重要太空載具和控術都對未來非常關鍵,包括聯盟號太空船、質子運載火箭,都成爲性能最穩定、事故率最低的太空船與太空火箭,至今仍然在使用。

有意思的是,當美蘇登月競賽落幕後,兩強的競爭心態反而化解了,開始考慮美蘇能否在太空領域上合作,在1975年7月,美國與蘇聯的太空人,合作進行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ASTP),兩國太空人在距離地球幾百公里的太空軌道上,展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高峰會」,這場極有意義的太空交流,也成爲日後許多美蘇(俄)太空國際合作的先例,比如蘇聯在1978、1982年所進行的探索金星計劃中,就有美國的參與,更重要的是1993年,美國太空梭開始定期造訪俄國的和平號太空站,成爲日後美俄合作建立國際太空站的開端。

和平號太空站與太空梭的結合,這是美俄太空合作的展現。(圖/NASA)

在美國於2013年,將所屬的太空梭全部退役之後,美國太空人若要前往國際太空站,就必須搭乘俄國的火箭與聯盟號太空船才行,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美俄從競爭到合作的過程相當有趣,最近俄國總統普丁同意與美國合作進行火星太空計劃,仍是這段故事的沿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