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運動公園建滯洪池 總經費10億餘元解決淹水還兼具市民休憩

桃園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工程滯洪池工程今舉行開工典禮,滯洪池長向最大約250公尺寬度約94公尺,開挖深度約12公尺,滯洪水量爲7.69萬噸,工程總經費約10億9853萬元,預計於2026年下半年竣工。圖/桃園工務局提供

爲解決氣候變遷急降雨,桃園中壢環中東路旁中壢運動公園將興建滯洪池,滯洪池工程主要新建各項排水系統及設施,及既有管線改善與配合高壓電塔遷移等,滯洪池長向最大約250公尺寬度約94公尺,開挖深度約12公尺,滯洪水量爲7.69萬噸,工程總經費約10億9853萬元,預計於2026年下半年竣工。

工務局指出,近年來氣候變遷及季節性驟雨頻繁,每逢強降雨時易造成中壢區黃屋莊溪流域周邊淹水,而正在開發中的中壢體育園區基地位於黃屋莊溪上游,爲解決當地區域淹水問題,市府規畫中壢體育園區用地興建大型滯洪池來調節洪峰。

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工程滯洪池工程今舉行開工典禮,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出席表示,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面積大,是中壢未來發展重要里程碑,爲了讓整個區域將來不要受淹水之苦要做滯洪池。

張善政說,此座滯洪池采地下化設置,滯洪池上方建構綠地休憩空間,下方則是大型滯洪池,類似地下宮殿,儲水容量非常大,在大雨時可將大量雨水存於滯洪池中,待大雨過後,抽水馬達再排放至旁邊的溪流,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安全工程。

工務局長汪在宙表示,滯洪池工程用地面積約2.1公頃,滯洪池長向最大約250公尺,寬度約94公尺,開挖深度約12公尺,滯洪水量爲7.69萬噸,工程內容包含新建滯洪池、揚水站、下水道箱涵、匯流井及集水井,以及既有管線改善遷移等,工程總經費約10億9853萬元,預計於2026年下半年竣工,竣工後交由中壢區公所管理。

而桃園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工程範圍主要涵蓋中壢後站,包括環中東路至龍慈路、龍岡路至中山東路等區塊,總面積約72公頃,預計於2025年上半年竣工,將提供市民多元的休閒運動場域。

桃園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工程滯洪池工程今舉行開工典禮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工程滯洪池工程今舉行開工典禮,桃園市長張善政(右8)表示,這是對中壢發展重要里程碑。記者翁唯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