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來股份銷售規模減少一季度虧損1.72億 多晶硅價格大跌140億投建項目宣告終止

長江商報奔騰新聞記者潘瑞冬

光伏投資熱潮已過,中來股份(300393.SZ)主動終止了向上遊擴張的步伐。

4月24日晚間,中來股份披露了一份關於終止總投資額140億元的硅基項目的公告。

據悉,中來股份此次投資計劃發佈於2022年3月。當時,公司認爲佈局光伏產業的上游環節將有利於公司更好抵禦供應鏈價格波動的風險。工業硅和多晶硅是光伏產業鏈最上游環節。

彼時,受到產能緊缺和下游需求爆發影響,2022年7月多晶硅價格一度超過30萬元/噸,持續時間超過5個月。

不過,隨着這兩年巨頭的不斷擴產,光伏行業產能已然過剩,多晶硅的價格已經跌至不足5萬元/噸。

公告顯示,中來股份當時計劃一期項目(年產20萬噸工業硅及年產1萬噸高純多晶硅)將爭取2024年竣工投產。但最新的公告顯示,項目未開始實質性投資建設。中來股份表示,光伏行業市場環境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硅基項目可行性發生了重大變更。

實際上,硅料相關產品已經跌破了企業的成本價。根據硅業分會上週公佈數據,目前N型棒狀硅成交均價降至5.25萬元/噸;P型緻密料成交均價降至4.59萬元/噸;N型顆粒硅成交均價降至4.75萬元/噸。

與終止項目公告一同發佈的,還有中來股份的一季報和年報。根據中來股份2024年一季報數據,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88億元,同比下降52.43%;歸母淨利潤虧損1.72億元,同比下滑268.11%;扣非淨利潤虧損1.93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26億元。

公司表示,營收減少主要系本報告期公司銷售規模減少所致。

長江商報奔騰新聞記者注意到,中來股份的主營業務在2023年第四季度就開始虧損。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中來股份實現扣非淨利潤-5141萬元,這樣看來,公司已經連續兩個季度扣非淨利潤錄得虧損,累計虧損達2.45億元。

對於虧損原因,除了銷售規模下降外,公司在2023年年報中也提及,由於去年光伏各產業鏈產能規模大幅擴張,疊加光伏技術迭代等因素,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特別是2023年下半年產業鏈價格已呈快速下行態勢,光伏產業鏈面臨“洗牌”。

上游硅料大跌也傳導至了組件端。根據InfoLink數據,4月17日,除了大尺寸的210mm單晶HJT(異質結)組件價格爲1.150元/瓦,其餘組件價格均跌破一元。

據瞭解,中來股份主要產品組件、光伏應用系統和太陽能電池背膜來看,根據2023年年報,雖然行業組件價格下跌,但中來股份的組件業務毛利率還提升了7.48個百分點。

光伏應用系統主要指分佈式和集中式光伏電站EPC業務,不過,中來股份這一業務2023年毛利率微降0.66個百分點;此外,公司的背板業務毛利率降幅較大,下滑6.39個百分點至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