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紅隼火箭彈小巧 利於單兵在城鎮間戰術運用

中科院系制中心日前展示國造紅隼火箭彈模擬器。記者洪哲政/攝影

中科院系制中心日前展示國造紅隼火箭彈模擬器,表示這種小巧的單兵肩射型武器系統,具備城鎮作戰便於攜帶的優越性,有利於單兵各種行進間、城鎮間的戰術運用。

中科院系制中心表示,爲填補國軍反裝甲火力真空,系制中心自2008年9月起正式納編研發專案小組,積極開發新一代單兵反裝甲火箭系統,期以滿足國軍未來於反登陸作戰及城市作戰需求。

系制中心表示,新一代火箭系統在口徑小、好攜帶、重量輕與性能佳的研發目標下,系統製造中心歷經11次研發測試,突破「推進器性能提升」、「穿甲性能提升」、「氣動力外型精進」、「射瞄機構優化設計」、「發射器人因設計」等關鍵技術,於最短時間成功完成反裝甲火箭開發。

紅隼火箭彈通過「防水測試」、「防泥水測試」、「防沙土測試」等特殊戰場環境,均能正常射擊且命中目標,測試成功於2015年正式投入量產服役。

系制中心指出,反裝甲火箭爲國土防衛、反登陸最佳武器。全系統性能設計過程中,曾多次與陸軍及海軍陸戰隊討論作戰需求,除改良操作介面納入人因工程設計,並增加射後拋棄式設計,提升單兵攜行機動性,不僅大幅提升單兵戰場存活率,更有利於單兵機動及定點狙擊作戰。

系制中心稱,紅隼反裝甲火箭適宜對付進犯敵軍低度裝甲之大量登陸目標,如輕型坦克、裝甲車、氣墊船及人員運兵車等,有別於國軍現役各式着重穿甲效能之中、大型單兵反裝甲火箭,具有獨特的機動性與操作便利性,能有效支援國軍灘頭作戰任務,另亦具備城鎮作戰便於攜帶之優越性,有利於單兵各種行進間、城鎮間的戰術運用。

系制中心表示,紅隼反裝火箭彈自2015年起已解繳海軍陸戰隊、憲兵、海巡署使用,陸軍因應主戰彈藥戰備提升及役男訓練急需,2023年度採購佈署5000枚,後續將視國軍需求,逐年生產滿足國軍戰備所需。

系制中心表示,紅隼系統於研發之初,中科院即考量部隊訓練需求,開發紅隼射擊模擬器輔以靜態教育訓練,以有效提升戰訓效率,已提供海軍陸戰隊、憲兵、海巡署使用中,目前配合陸軍訓練需求規劃,檢討配發使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