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某局內部聊天記錄曝光,24年將關閉社招通道!

昨晚,我看到了中字頭某局發佈的一則聊天記錄,內容是關於公司決定停止社招的通知,希望大家能夠珍惜目前的崗位。

忘記傳達一個重要事項,整個公司已經關閉了社會招聘通道,以後只會招收應屆畢業生。一旦離開公司,就無法再回來了。

另外,從今年開始,我們還設立了5%的強制末位淘汰制度。我局不再是過去那個有鐵飯碗的地方了,所以大家要勤奮工作,珍惜眼前的崗位。

看完整個通知,我並沒有感到非常驚訝。以前的話,可能會讓我驚慌失措,但隨着近年來土木行業的各種離奇操作,我的心態反而變得更加積極向上了。

這確實有些奇怪!

通知的意思很明顯:行業正在繼續縮減,我們的公司不再是一個安逸的避風港,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當前的工作。

不過,我還是想就其中涉及到的三個問題展開討論:

1、離開公司就很難再回來

身邊有很多人離職跳槽,但我從未聽說過有人離開一家公司後還申請回來的情況。

其實,這也不奇怪:離職通常意味着個人對現狀的不滿或者公司對個人表現的不滿,雙方選擇了分道揚鑣,即使最後重新聯絡,也很難回到最初的狀態。

關閉社會招聘通道是一個令人感嘆的決定,在目前的行情下卻屬於正常操作。

2、末位淘汰要追求公平公正提到末位淘汰,我們並不陌生。早在土木行業的拐點之前,我就聽說過這種操作。

一方面,能力出衆的人得到提拔,錯誤的項目被剔除,讓員工保持警惕,是公司的常規做法;另一方面,每年進行末位淘汰,爲校園招聘騰出崗位,招收自己的"嫡系"員工,既考慮到員工的忠誠度,也享受減稅和提供就業機會的好處。

然而,末位淘汰必然涉及到考覈積分。考試就意味着有人閉卷考試,有人開卷考試,甚至有人放棄考試。

02

昨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則土木圈的新聞,題爲"應屆生23年轉正24年被裁"的求助帖子。據報道,該名員工入職23年後,由於一次工傷休養被項目部給予了C檔績效評定,另外一次被安排去支援其他項目也被評爲C檔,結果公司決定辭退他。他感到非常委屈,並在網上徵求網友對裁員補償的建議。

如果他所說的情況屬實,我認爲他有必要提出申訴。末位淘汰制度的合理性還有待完善,特殊情況應該及時上報,以免項目部增加一個裁員指標。

之前只是看評論,並沒有什麼感覺,但當有人發帖尋求幫助時,我不禁感到寒氣襲人:儘管我們身處土木行業,卻感受到了行業的寒冷,彷彿自己也被排除在外,形勢變得淒涼起來。

時局不利,我們的處境困難,我們又能怎麼辦呢!

另一方面,我的朋友們經常和我聊天,講述公司內部的"站隊"問題非常普遍,很多踏實能幹但不喜歡巴結上司的員工因此成爲鬥爭的犧牲品。

我安慰他們說:"在某種意義上,你們做得對,否則即使通過站隊暫時取得了成功,未來還會有更大的坎等着你們。"

3、沒有鐵飯碗,但希望公司能體諒員工

儘管公司進行了考覈,但我仍希望公司和項目領導真心實意地關心員工。既然已經關閉了復職崗位,也請尊重離職前員工的期望。

合理的補償至關重要,不要搞一些花裡胡哨的"折扣係數"賠償,更不能把員工放入"人才池"、"待崗池"或者"調崗池",逼迫他們主動離職。

我們要認識到,沒有所謂的鐵飯碗,但我們希望在變革中保持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