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首席科學家馮俊蘭:中國移動已構建AI大模型體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楊 北京報道

面對即將來臨的通用人工智能時代,中國移動做了哪些準備?8月3日,中國移動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國移動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智慧運營中心總經理馮俊蘭向外界做了詳細介紹。

馮俊蘭於2013年加入中國移動研究院,其加入後,建立了中國移動“九天”團隊,主要負責攻關智能客服和智能大數據分析等人工智能應用。

馮俊蘭表示,過去十年,中國移動在人工智能的技術與業務積累方面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初步進入人工智能領域;第二階段是圍繞自身與客戶的需要,進行行業模型的積極探索;第三階段主要是近三年來圍繞通用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基礎進行突破。

據其介紹,在算力方面,中國移動的總算力達到8 EFLOPS,並形成了全國20ms、省域5ms、地市1ms的三級算力時延圈。在數據方面,中國移動目前全網匯聚的高價值數據已超650PB。

目前,中國移動已構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體系,包括基礎大模型和麪向政府治理、工業生產、民生服務和通信特色的行業大模型。

馮俊蘭稱,基礎大模型作爲通用智能的核心,其最鮮明的特色是泛理解能力、生成多樣性和知識無邊界。行業大模型則不是一個縮小版的通用智能模型,而是以通用智能大模型爲基礎,利用行業場景的專業知識、專家經驗和生產數據,以完成行業生產任務爲目標,在高動態生產環境中不斷自適應優化和持續學習,性能與結果達到行業標準的專用智能大模型。

因此,行業大模型是更爲複雜、準確性要求更高、能夠嵌入到複雜生產系統、可自適應閉環升級的高強度密集型研發的大模型。在7月上旬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中國移動已經對外發布了九天·海算政務大模型與九天·客服大模型等兩個行業大模型。

另外在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攻關方面,中國移動也原創性提出了體系化人工智能(Holistic AI)技術。據馮俊蘭介紹,體系化人工智能是實現智能服務運營的核心技術內核,主要研究對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體系化重構所需的理論、技術、機制、範式和框架,具有AI服務大閉環、AI能力原子化重構、網絡原生和安全可信四大技術特徵。

其進一步表示,體系化人工智能的目標是依託泛在的通信網絡和智能算力,在開放環境中根據智能化業務需求,按需對AI能力進行靈活且高效的調度、配置和運行監控,使其能在最合理的算網資源上運行和服務,以滿足日益豐富的數智化業務需求,同時確保AI業務可信可控安全。

馮俊蘭表示,在通用人工智能的賦能模式下,將以大模型作爲能力內核來重新設計具體業務的系統架構、工作流程、用戶體驗,不僅將重構現有的業務模式,更將創造實現全新的業務形態。不僅如此,其認爲未來人工智能服務也將像如今的水電、移動通信等服務一樣便捷、普適、安全、低成本,人工智能新型基礎設施及服務也將成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