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發佈三大AI氣象大模型 多維提升氣象預測精準度

【太平洋科技資訊】近日,中國氣象局最新發布了三個AI氣象大模型系統,分別是:“風清”、“風雷”、“風順”。這三個系統分別針對全球中短期預報、臨近預報和次季節-季節預測,採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氣象預報精準度。

“風清”是人工智能全球中短期預報系統,由中國氣象局聯合清華大學組建攻關團隊,在大模型預報核心技術、預報精準程度上尋求突破。該模型採用可擴展的多時效優化策略,可綜合考慮未來多天預報的效果,有效延長預報時效,不斷提升短中期預報效果。據檢驗結果表明,該模型全球可用預報天數達到10.5天,超過歐美主流氣象預報大模型,尤其是在較長預報時效,具有更爲明顯的優勢。

“風雷”是人工智能臨近預報系統,將數據驅動與物理驅動兩大科學範式緊密結合,構建了一套“數據—算力—平臺”全流程短臨預報系統。該系統能夠在3分鐘內生成0至3小時逐6分鐘的雷達回波外推產品,實現強回波預報技巧提升25%。這一系統的發佈標誌着中國氣象局在臨近預報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能夠更好地爲公衆提供及時準確的氣象信息。

“風順”是人工智能全球次季節—季節預測系統,基於人工智能方法構建,已在中國氣象局智算平臺上完成了業務部署。該系統能夠逐日滾動開展100個集合成員的大樣本預測,形成面向未來60天全球基本要素和極端事件的確定性和概率預報測試產品。經過訓練和檢驗評估,“風順”對全球降水的預測技巧展示出一定的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風清”“風雷”“風順”三個大模型已完成了基於國產全球大氣再分析資料CRA-40、雷達觀測資料、風雲衛星遙感資料的訓練和檢驗評估,有效降低了目前主流氣象預報大模型對國際再分析資料的依賴度。這意味着,中國氣象局在自主研發能力上取得了重要突破,爲未來氣象預報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這三個AI氣象大模型系統的發佈,標誌着中國氣象局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未來,這些系統將進一步提升氣象預報的精準度和時效性,爲公衆提供更加優質的氣象服務。

打開APP,閱讀體驗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