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成山解讀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

加快行動方案落實

助力配電網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成山

配電網覆蓋城鄉區域,連接千家萬戶,是現代經濟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和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落實國家戰略部署、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改善民生、推動能源轉型等方面,發揮着“主戰場”“主力軍”作用。隨着中國式現代化深入推進,一方面,電力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作用愈發突出,對人民羣衆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保障作用愈發凸顯。另一方面,分佈式新能源規模化接入配電網,新型用能形式不斷涌現,新業態蓬勃發展,多元主體靈活互動、與電網友好交互需求日益高漲。這些都要求持續提高配電網供電充裕度及可靠性,加快提高配電網承載力和靈活性。

一、《行動方案》的出臺意義重大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數據局發佈了《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明確了近3年的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任務,提出了組織編制配電網建設改造實施方案、健全配電網全過程管理、制定修訂一批配電網標準、建立配電網發展指標評價體系等系列行動計劃,力求用3年時間推動配電網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從專項行動任務可以看出,《行動方案》很好地銜接了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於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當前階段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一是編制實施方案,提出圍繞供電能力、抗災能力和承載能力提升,開展配電網發展實施方案編制,明確配電網建設改造的工作目標、任務舉措、項目安排、資金保障等內容,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規劃統籌,確保《指導意見》目標任務的細化分解和落實到位。二是健全全過程管理,提出開展新能源接網影響分析,建立可開放容量發佈和預警機制,可接入充電設施容量研究等措施,通過技術機制的完善,針對性提升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接網能力,最大效度發揮配電網的承載能力。三是制修訂技術標準,提出對現有配電網技術標準進行全面梳理,按照“推動修訂、加快制定、深入研究”分類形成配電網標準清單,推動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安全可靠的配電網標準體系。四是建立評價體系,提出開展規劃建設、運維管理、電能質量、投資效益等環節的指標設計,探索構建體現新型配電系統特徵的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以此實現對各層級新型配電系統發展水平的客觀反映,全面支撐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二、抓好“補短板、提能力、明原則”重點任務

爲落實好《行動方案》,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補短板。目前,局部地區配電網結構仍相對薄弱,部分設備老舊、設防標準不足,無法滿足民生供電保障要求,需要針對薄弱環節開展配電網補強工作,提高配電網建設改造和防災抗災設防標準,以應對越來越高的安全保供需求。二是提能力。隨着“碳達峰、碳中和”進程加速推進,新要素新形態的蓬勃發展與規模化接入需求,要求加快提高配電網承載力和靈活性,提升配電網對分佈式新能源、新型用能形式和智能微電網等新業態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更好滿足即插即用、靈活互動需求。三是明原則。新形勢下,現有配電網建設改造原則已不能適應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求。一方面,需要研究現存配電網建設改造技術原則對日益提升的保供和轉型要求的適應性,及時修訂供電區域劃分、供電安全準則、目標網架、設備選型等標準要求,着力提升安全性能。另一方面,需要健全分佈式新能源、新型儲能、智能微電網、虛擬電廠等主體併網、調度、運維、交易各環節要求,着力提升併網性能。

三、完善市場與價格配套體制機制

配電網高質量發展需要有利的政策環境與相適應的體制機制。一是需要以市場化方式推進新元素與配電網協調發展。通過突出電力市場化改革對能源供需平衡的作用,減少制約新興主體發展的各類障礙和隱性壁壘,進一步推動電力市場經營主體向多元化過渡,爲各類新元素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支持分佈式新能源、新型儲能、電動汽車和微電網等新興經營主體獨立平等參與電力交易。二是完善電價機制,進一步推動新領域低碳轉型。通過優化完善終端用戶分時電價、靈活性調節電源電價以及輸配電價等電價制度,充分利用經濟導向信號,引導用戶用電行爲和配電網經營行爲,調動各方投資建設新型儲能、充電設施、虛擬電廠等新業態的積極性並取得合理收益,進一步推動新型領域的綠色低碳轉型。

總的來看,《行動方案》與《指導意見》相關要求相輔相成,明確了配電網近、中、遠期發展目標,對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有關工作作出了系統部署,提出的配電網高質量發展各項行動舉措務實有力,將爲積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內容來源:中國電力報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

新媒體平臺

學會官方微信

電工技術學報

CES電氣

學會官方B站

CES TEMS

今日頭條號

學會科普微信

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