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駐中央外辦紀檢監察組長撰文 防範化解對外工作領域風險

中共駐中央外辦紀檢監察組長張際文撰文防範化解對外工作領域風險。(圖/新華社)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央外辦紀檢監察組組長張際文,在最新出版《中國紀檢監察雜誌》2023年第21期刊文〈以深入調查研究推動防範化解對外工作領域風險〉,探討深刻認識對外工作領域風險隱患及成因,切實增強防範化解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

張際文分析,大陸對外工作領域大體可分爲政治風險、廉政風險、管理風險三類。

1. 政治風險:

外交外事幹部是對外工作的主力軍,處在對外交往特別是與西方敵對勢力鬥爭博弈的前線,被滲透策反和拉攏腐蝕的風險相對較高。

2. 廉政風險:

風紀問題反彈回潮的風險。個別領導幹部出訪期間違規收受私人老闆禮品禮金、公款旅遊、違規發放津補貼等問題仍然存在,不容忽視。違規用權及權力尋租的風險。主要是違規使用對外交往權、外事活動聯絡權、友好城市審批權等權力和利用上述權力設租尋租的風險。「以外謀私」的風險。主要是利用手中積累的外事資源、人脈資源謀取私利的風險。

3. 管理風險:

幹部失管失控的風險。幹部出訪、駐外期間違反外事管理規定的情況仍個別存在,「八小時外」律己不嚴、紀法道德操守缺失的風險較高。幹部選拔任用不規範的風險。問卷調查顯示,對「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親、排斥異己、封官許願、說情干預、跑官要官、突擊提拔或者調整幹部等」的風險關注度較高。工作失職失責失察的風險。主要是不履職或不正確履職引發的風險。

張際文說明,風險隱患背後的原因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思想認識存在不足。一些人對權力運行風險的預見性、敏感性、警惕性不夠強,存在麻痹思想、鬆懈苗頭和慣性思維。

二是管黨治黨責任壓實不夠。少數領導幹部對「一崗雙責」認識不清,自我要求不嚴,不敢、不願、不善抓管理。

三是風險防控體系建設不夠健全。風險防控體系還不夠到位,還不能完全適應風險防控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權責不清、權責不匹配的現象依然存在。

四是制度執行力約束力有待強化。部分制度修訂完善滯後,約束性、執行力有待提高。

五是監督工作存在薄弱環節。上級監督虛化、同級監督偏軟、內部監督不深,主動發現問題能力不足,監督效能有待提升。

張際文強調,要始終堅持底線思維,堅決打好防範化解對外工作領域風險主動仗。要以有力政治監督推動外交外事單位強化風險責任,完善風險防控體系,推動保障對外工作高品質發展。

深化思想教育,提高風險防控自覺。強化壓力傳導,壓實風險防控責任。紮緊制度籠子,築牢風險防控堤壩。完善細化措施,增強風險防控效能。推動監督單位制定加強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抓好頂層設計。敢於善於監督,凝聚風險防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