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是否計劃在臺灣地區周圍舉行更多懲戒性演習?外交部迴應

5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路透社記者提問,中方本週在臺灣地區周圍開展聯合演訓後,是否計劃舉行更多此類懲戒性演習?是否計劃進一步升級演習(強度)?

圖爲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

“‘臺獨’分裂勢力每興風作浪一次,中國和國際社會捍衛一箇中國原則的力度就會加大一分。”汪文斌強調。

延伸閱讀

媒體:賴清德叫囂"臺獨" 大陸副國級領導人出面警告

圖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

在賴清德發表充滿“臺獨”和“兩國論”意味的“5·20”就職演說後,國臺辦和外交部第一時間作出迴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利用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的機會痛批賴清德;時隔一天,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陳斌華,再度對賴清德的“5·20”講話進行猛烈抨擊。大陸的警告程度非比尋常,而這也被島內學者和媒體捕捉到。

臺灣《聯合報》記者廖士鋒撰文稱,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在兩岸關係的“統獨”維度上,堪稱向“獨”的一側跨出“超越歷次的一大步”,大陸則升高由副國級領導人王毅出面迴應,遠超過國臺辦發言人級別的安排,釋出對於未來兩岸關係的重要訊號。廖士鋒指,具體看今年臺灣兩項選舉和地區領導人就職這兩件事,時間點上,身兼中共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秘書長的王毅,剛好當時都在外國訪問,但也都實時作出了迴應,可見對臺議題的高度重視。“王毅近期談話可視爲對臺進一步舉動的‘先手棋’,下一步或更嚴峻。”

臺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榮譽教授趙春山22日出席論壇表示,他研究兩岸關係快一甲子,“從沒這麼惶恐”。趙春山稱,賴清德的“5·20”演說,“聞不出一點點兩岸是自己人的感覺,當民進黨試圖在民族、文化、歷史上切斷兩岸連接,兩岸就變成‘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鬥爭”。趙春山認爲,大陸未來對臺將採取“和戰並用”兩手策略,“沒有硝煙的戰爭”會是重點:“大陸可以不直接武力攻打,就讓臺灣活得痛苦,能取得一樣的效果,哪還需要武力攻臺?”

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表示,賴清德猶如發表“臺獨宣言”,今後兩岸關係只會在“統獨”對立升高及持續對抗中進行,將比蔡英文的八年更爲惡化。張榮恭諷刺,蔡自詡“讓世界看見臺灣”,其實是“讓世界看見臺灣很危險”;如今,賴清德會“讓世界看見臺灣更危險”。張榮恭繼而表示,習近平四月會見馬英九時,着重闡述了“中華民族”這個包容性概念,臺灣許多輿論認爲習近平提供了機會之窗,呼籲頼清德應予以把握,不難從習近平講話找到兩岸連接點,以緩和臺海局勢。“但是頼卻不思此途,執意把‘臺獨’當工作,實在令人浩嘆!”

張榮恭強調,習近平應約與拜登通電話時,除了重申“臺灣問題是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還強調“對於‘臺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縱容支持,我們不會聽之任之”。因此,未來在“臺獨”腳步緊迫和美國持續提供武器的形勢下,臺海風浪將比過去八年更爲兇險。“臺灣民衆爲何要因主政者冒進與外力慫恿,而在戰爭邊緣存活?”

圖爲賴清德,其就職演說被指比蔡英文還要“獨”

《聯合報》評論文章認爲,賴清德的兩岸論述將臺灣人民“去民族化”、“去文化化”,以政治上所謂“與中國大陸無關且互不隸屬”重新包裝並界定臺灣人民的政治屬性,完全錯開了北京釋出的軟性兩岸接口,緩解兩岸敵意的契機盡失。文章指,這種“繞行式臺獨”絕非大陸方面可以接受,而後者也的確表現出了強烈不滿。“兩岸關係已經谷底盤旋了八年,在蔡英文任期最後一刻大陸釋出了善意與某種讓步,既然賴清德選擇擦身而過,臺灣民衆必須繫好安全帶,伴隨被賴清德視爲‘災難’的臺灣,迎接未來四年。”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劉性仁表示,這篇“5·20”講稿的後遺症恐怕不會輕易結束,整篇從“兩國論”的角度出發並未感到善意,“和平都是空話”。劉性仁談到,就兩岸關係而言,賴清德的就職演說比蔡英文還要“獨”,有意外、有暴衝、無新意、無作爲,既無意突破錶述或突顯兩岸的“同”,反而從外來凸顯出兩岸的“異”,如果兩岸沒有共同的政治基礎,就很難期待兩岸關係有大的改善,兩岸復談難度甚大,“未來相當不樂觀”。

臺灣《旺報》21日社評稱,通觀賴清德就職演說,堪稱所謂“抗中保臺”檄文,暴露出其錯誤的戰略認知和形勢誤判,“臺灣進入高風險期”。《旺報》指出,臺海軍事均衡一邊倒向中國大陸,民進黨寄望以美國爲首的西方,能作爲臺灣“安全後盾”,是一場“政治豪賭”。“單以美國來說,問題癥結不是美國維持‘戰略模糊’,而是美國本身的不確定性,是否有充分軍事能力有效‘威懾’中國大陸方面的軍事行動。一旦臺海發生戰爭,美國是否會軍事介入?”《旺報》社評寫道,若特朗普在11月的總統大選中勝出,美國的政策走向將更難以預測。

《旺報》社評還認爲,賴清德不能幻想美國兩肋插刀“挺臺”,美國務卿布林肯發表聲明祝賀賴清德就職,雖然給足了面子,但文字多有所保留。外界注意到,布林肯強調美國期待與賴清德及橫跨臺灣政治光譜的夥伴攜手合作,“深化雙方非官方關係並維持臺海和平穩定”。對此《旺報》解讀道,賴清德當局不會是美國唯一打交道的對手,“美臺關係無法超越非官方的天花板”。

臺灣《工商時報》社論則表示,如果賴清德無法處理好兩岸關係、“朝野”關係以及經濟發展議題,未來四年臺灣必定要過苦日子。“他領導的民進黨當局如果不能在心態上有新視野,實踐上有新做法,兩岸關係必然越發惡化,政黨衝突必然更加嚴重。可以預見,其未來施政將窒礙重重,讓理想淪爲空想。”

圖爲臺北101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