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斷15年 阿里山林鐵7月1日全線通車

行政院長陳建仁(中)17日在新建完工的阿里山林鐵42號隧道口持無線電呼叫「42號隧道正式啓用」,並宣佈7月1日全線通車。(廖素慧攝)

阿里山林鐵42號隧道17日舉辦竣工典禮,以鄒族祈福儀式祈福,行政院長陳建仁以無線電呼叫「42號隧道正式啓用」,宣告中斷15年的阿里山林鐵完成最後一哩路,7月1日阿里山小火車將正式全線通車,全場歡呼。

八八風災重創阿里山林鐵,2015年完成復建,但同年9月又因杜鵑颱風造成十字路站至屏遮那站間的42號隧道有2處共55公尺大崩塌而無法通車,新建1106公尺的隧道,2021年1月8日動工,施工3年終完工,保存原42號隧道東、西洞口原貌,作爲環境及文化教育場域。

林鐵文資處指出,42號新隧道改道新建,擇定堅硬巖盤,避開不穩定崩塌地,連接既有43號隧道,減少開挖,僅設置1個隧道洞口,隧道內每隔40公尺有1處避車洞,每200公尺有避車道,提供緊急避難使用。

偏遠山區沒有公路運送機具、物料,暫時拆除1.3公里的原鐵道當作運輸通道,隧道開挖出來的3.2萬立方公尺的土石,就近回填覆育綠地,保護邊坡、避免土石外運影響環境。

陳建仁表示,工程人員每天在溼冷深山、暗無天日隧道內,日夜輪班工作,好幾個月不能見到家人,備極辛勞,林鐵處以創新思維,兼具環保與文化保存,完成艱鉅的42號隧道,讓7月1日阿里山林鐵能全線通車。

工地主任李致寬說,機具及材料運送、隧道開挖面送風、抽坍、涌水都是大挑戰,還在零下4度天氣24小時輪班施工,又受COVID-19疫情影響、缺工、俄烏戰爭缺炸藥,克服萬難終於完成「規模不大但很偉大的工程」。

竣工典禮由陳建仁、農業部次長杜文珍、林業署長林華慶、林鐵文資處長黃妙修、林業署嘉義分署長張岱分、嘉義縣長翁章樑等人見證歷史時刻。

典禮前由鄒族特富野社汪義福頭目、陳明川長老、石明華長老、高德生長老及來吉部落樑崇效前主席等人,面向隧道洞口東方,用鄒族母語祈福、舉杯向山神敬酒,並分享豬肉、小米酒、糯米年糕等祭品,祈求林鐵火車平安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