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逐“綠”向“新”

本報記者 李 婕

亞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海葵一號”紮根深海;全球首條400G全光省際骨幹網鏈路正式商用;全球最大直徑豎井掘進機“夢想號”向城市深地空間發起作業……今年以來,一批重大工程項目紮實推進,不僅爲穩增長挑大樑,也展露硬核科技實力。

上天下海、穿山越嶺、追風逐日,重大工程項目已成爲工程科技的重要“試驗場”,不斷逐“綠”向“新”,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向“綠”行,低碳轉型再加力

5月26日,來自澳大利亞的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熱那亞氣”號在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順利完成卸載作業。至此,鹽城“綠能港”LNG接卸總量近450萬噸,可滿足超3000萬戶家庭一年的天然氣需求。

不遠處,鹽城“綠能港”在建的6座27萬立方米LNG儲罐正在進行氮氣置換作業,爲全面投產做最後的準備。屆時,鹽城“綠能港”將成爲中國規模最大的LNG儲備基地。

一個個新能源項目次第開工,投產達產;一座座風機成排矗立,迎風轉動;一排排光伏面板宛如藍色海洋,星羅棋佈……大江南北,綠能澎湃。

“風”“光”無限的超級工程背後,離不開“超級裝備”“超級材料”的科技支撐。“鹽城‘綠能港’的全部儲罐均採用中國海油超大型LNG儲罐關鍵技術自主設計建造。”鹽城“綠能港”總經理鄧青介紹,在保障天然氣充足儲備的同時,鹽城“綠能港”不斷推動區域能源結構優化轉型,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提升。

向“綠”行,傳統產業升級、技術改造、前沿創新齊頭並進。近日,中國化學工程承建的全球最大的煤制乙醇項目——碳鑫科技甲醇綜合利用項目全面建成投產。項目採用潔淨煤技術,生產石油替代產品,實現了產業鏈上下一體化,將資源優勢最大程度轉化爲經濟效益優勢。黃海海濱碼頭,伴隨一聲響亮的“開工”號令,中國最大的海上光伏項目——中核田灣200萬千瓦灘塗光伏示範項目在江蘇連雲港正式開建。甘肅的毛烏素沙漠邊緣,中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能源基地——華能隴東能源基地建設熱火朝天。

法國《回聲報》刊文稱,中國以令人驚歎的速度發展綠色產業,造福全球消費者,並且惠及整個供應鏈上的外國公司。

朝“深”延,打開發展新天地

在上海市靜安區,全球最大直徑豎井掘進機“夢想號”正掘地潛行。不久後,這裡將建成世界最大直徑、上海首個垂直掘進(盾構)地下智慧車庫,實現城市空間利用率“翻倍升級”。

地下車庫很常見,這座有啥不一般?“通俗地說,相當於利用老城區很小的街心花園,垂直向下建設一個19層的地下停車場,解決老城區停車難的棘手問題。”中國鐵建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車庫集設備、操作、監控、維保、管理智能化於一體,304個車位只需手機一鍵觸達,停取車時間平均僅需90秒。“這也是技術、裝備、人員都發展到一定階段,有能力解決居民‘急難愁盼’的具體體現。”

向“深”延展,一項項超級工程打開發展新天地。

在陸上,深地空間開發正酣。從國內最大最複雜的地下空間交通綜合體——光谷廣場綜合體,到國內首個真正意義站城融合的特大型地下綜合客運樞紐——西麗樞紐,中國城市中心特大型地下交通樞紐設計、建造、營運技術體系一步步完善,也爲城市發展開拓新空間。“向地下要空間、要安全、要資源已成爲國家新型城鎮化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中國鐵建有關負責人說。

在海上,深水探索步履不停。近日,隨着最後一根錨鏈鎖緊固定,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海葵一號”完成海上安裝,爲中國首個深水油田二次開發項目年內投產奠定基礎。2.5公里外,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臺“海基二號”也已完成全部安裝作業,刷新海上原油生產平臺高度和重量兩項亞洲紀錄。超深水海洋油氣是中國油氣資源增儲上產的重點方向,挺進蔚藍深海,帶來能源保供的底氣,也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往“高”攀,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鋼鐵巨龍騰灣區,長虹臥波架通途。6月16日,深中通道通過交工驗收,標誌着這座歷經7年前期籌備、7年艱苦建設的世界級跨海集羣工程圓滿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工程質量通過“大考”。

深中通道全長24公里,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是連接“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城市羣的唯一直連通道,也是目前世界上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羣工程之一。

創下“141天外海快速成島”紀錄;自主研發世界首艘自航式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首次將國產北斗定位系統引入沉管隧道施工領域……一項項世界紀錄、行業首創,標註着超級工程的“高度”。

向“高難新尖”出發,一批重大工程項目爲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的應用鋪展廣闊舞臺,持續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各地也以特色優勢產業爲抓手,串珠成鏈,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

在安徽,量子計算向研發與產業“雙高地”邁進,合肥量子信息未來產業科技園成爲全國首批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試點,集聚量子科技產業鏈企業60餘家;在浙江,總投資約20億元的“視谷之窗”產業綜合體在杭州市蕭山區正式開建,中國視谷打造視覺智能全產業鏈,已集聚800餘家視覺領域企業;在江蘇,以光伏、風電、氫能及新型儲能爲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已形成1000多家規上企業組成的產業集羣,“新三樣”出口領跑全國。

今年1—5月,全國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5%。“科技創新持續賦能高質量發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態勢明顯,新質生產力繼續培育壯大。”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說。

逐“綠”向“新”,重大工程項目看點滿滿,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