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正夯!擁有一口潔白好牙不是夢?醫:非人人都合適

臺中慈濟醫院醫師林冠佩仔細修整假牙。(臺中慈濟醫院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臺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林冠佩爲病人的全口假牙印製初模。(臺中慈濟醫院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植牙與牙橋比較圖。(臺中慈濟醫院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人人都希望擁有一口潔白好牙,但若缺牙該選擇植牙或活動假牙也引發困擾。臺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林冠佩指出,植牙好處不少,但部分病人涉及手術有一定風險;活動假牙雖較不方便,但安全性高、價格親民,最佳選擇方案因人而異,沒必要跟着潮流做。

林冠佩表示, 8旬長輩因缺牙超想植牙,但他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傷口癒合較一般人慢,加上長期使用抗凝血劑,植牙手術前得冒停藥產生的風險,評估後不適合,長輩接受相對安全活動式假牙,療程後持續追蹤半年,如今開心重拾咀嚼功能。

林冠佩提到,牙科診間常被諮詢「固定式或活動式假牙,那種比較好?」由於固定式假牙不必拿上拿下清潔,更具吸引力,愈來愈多人對流行的植牙感興趣,「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植牙」。

林冠佩進一步說明,如果是單側缺一顆牙可考慮植牙,當單顆缺牙區的前後牙齒都還在,不需要破壞隔壁鄰牙,是植牙最大好處,也很適合骨頭條件不差,年紀不大者;但如果患者選擇做傳統固定式牙橋時,就必須先修磨缺牙區前後兩顆牙做橋墩再製作牙橋,尤其琺瑯質幾乎都要磨掉,可能引部分人排斥,且也有人後續出現敏感、痠痛甚至要抽神經,一定要謹慎。

林冠佩強調,固定式、活動式假牙優劣,因人而異,透過臨牀X光與口內檢查,評估假牙使用穩定度、牙齒缺損範圍、骨頭缺損狀況、年齡與身體是否有系統性疾病、平日用藥等都是重要考量。缺牙病人要趁早進行缺牙區重建,長年不補缺牙,可能造成齒列不整、口腔不易清潔、咀嚼功能喪失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