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問首席運營官任虹錦談未來教育將如何發展?

2023年1月10日,第14屆本站教育金翼獎頒獎典禮在本站北京研發中心盛大舉行,專家學者與諸多教育人士齊聚一堂,圍繞“中國教育這十年”這一主題展開了熱烈探討。在活動現場,職問首席運營官任虹錦接受了本站專訪。

職問(來源:本站教育綜合)

1. 首先恭喜貴機構獲得“年度影響力教育品牌”,請跟本站的朋友們介紹一下機構的發展情況。

職問是面向國內的在校大學生、海外的中國留學生以及初入職場人士的求職教育平臺。我們旨在連接學業和就業,爲各位同學人生的第一份、第二份工作保駕護航。職問主要提供的服務有三個模塊:第一塊是,免費的求職諮詢媒體。第二塊是跟國內包括人大、北大等高校的求職技能共建課程。第三個部分是定製化一對一的求職輔導服務。我們目前是經歷了大概8年的發展時間,目前累計了超過70萬的免費和付費用戶,也跟海內外超過3000位兼職導師有穩定的合作,同時我們跟海內外500多家金融、數據科技、諮詢、法律、會計、快消等行業名企有長期的穩定合作關係。目前,職問是在一個穩定的、快速的發展階段,也獲得了智聯招聘、漢能創投領投的累計近3億融資。非常感謝本站金翼獎對於職問過去一年在教育市場表現的認可。

2. 貴機構,是如何在多元發展、瞬息萬變的教育市場中始終保持競爭力的?

這個我想用三個字來總結,很簡單,但是對職問上下來說非常沉甸甸的三個字,那就是“高標準”。我舉個具體的例子。比如說在職問的求職服務團隊,我們除了日常工作的要求之外,我們還有一個工作的標準、口號,叫做“別人有的我也要有”。這裡的別人既指是招聘市場上的目標公司,也指我們在求職教育市場上的其他機構。我們也都知道,今年招聘的市場情況很複雜,也會有一些行業的名企,可能是臨時調整招聘的政策、時間、節奏,甚至是篩選技術手段。這個時候,我們的服務團隊不能一昧的,按照模式化去做服務。也必須要及時根據目標公司招聘政策去做調整,去調整求職服務的節奏和內容。比如在教育市場上有一些公司,有一些非常好的新服務亮點、新標準。我們一看這個東西確實很好,那職問的服務團隊也會去做到這個標準,這個是沒有Plan B,沒有其他藉口,沒有理由。這種高標準其實是會貫穿到我們職問團隊的方方面面。再舉一個例子,本站網友也比較關注的,就是技術求職,這塊涉及我們的產品研發。我們產品團隊有一個口號,我時時想想“我還能做什麼?”。技術求職,這兩年無論是在美國、在英國、在內地都有非常多的同學想要去求職。其中也不乏一些非技術背景的同學想要去跨方向求職。說一些詞彙,大家可能都聽過,像是我想求職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雲計算,大家都非常熟。這個技術方向的求職,我們說到求職輔導的模塊,就是技術訓練。在行業內大多數機構的做法,通用的做法是,我去買幾套編程語言的課件教程給到學員,同時請一些單點的、技術線的師給同學帶帶課。職問的產品團隊在調研了市場需求,包括僱主的招聘要求之後。我們是跟國內專門做大廠人工智能培訓的領先技術平臺簽訂深度合作,買了題庫、買了整個訓練系統,把他們的系統植入到我們的學習系統中,讓職問學員可以在我們平臺實現技術從0到1 ,學習、刷題、測評打分的一鍵實現。當然,高標準背後意味着高成本。我們市場肯定是有價格競爭的,所以在這8年時間裡,職問一路走來,需要面臨的問題就是在成本和利潤之間去做選擇,在標準化和精細化的兩難之間去做取捨。但是,我很熱愛教育行業,職問的宗旨就是,覺得做教育這個事還是要狠得下心去做一些取捨,還是要沉得下心去打磨一些細節,而這一切一切最終市場都會給到認可,會給到正向的反饋。

3. 貴機構對於未來企業的發展有着怎樣的計劃和展望?

這個是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考慮的問題。首先,我們一定會堅持高標準的路線。其次,纔是做大做強。

短期,職問的目標是在留學生的海內外求職這個市場上去建立廣泛的影響力。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提到留學生求職,留學生同學想要尋求一些職業發展的幫助,腦海裡出現的第一個詞就是職問。

同時,我們目前也在做的,會去借助資源整合,包括資源供應鏈的整合,進一步去降低成本,從而降低售價,能讓同學們真正受益。而長期,我們希望能連接,跟職問Slogan一樣,連接學業與就業,希望能打通學業與就業,學校、求職者、企業之間的關係,做一個國內非常棒的、非常領先的求職教育平臺,一直給各階段求職者提供高質量的求職諮詢、求職實踐和求職輔導。

4. 今年金翼獎的主題是“中國教育這十年”,您覺得未來教育將如何發展?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用兩個關鍵詞來概括,多元化和科技化。

第一點是多元化。回顧過去這十年,從職問包括各個細分領域教育市場的蓬勃發展,再到雙減政策對整個行業的調整,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的是,以前我們作爲教育機構,更多的是告訴受教育者: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主流認可的。慢慢地,受教育者會想要了解什麼是適合的,什麼是未來的。而這一點,我們在求職輔導市場上的感受也非常深。在幾年前,大家更關心高薪崗位、熱門行業、幾百薪的年終獎這樣的話題。但在這幾年,求職者更關注的是:這個工作做什麼?這個工作是不是適合我?這個工作能不能讓我發揮最大的價值?這個工作未來的發展是什麼?我們以職問的日常工作舉一個小例子:大概在三年前,國內開始比較頻繁地去提“碳排放”的相關政策,也就是雙碳政策。而職問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關注雙碳政策可能對於求職市場產生的影響。從那時起,我們一直在研究ESG在金融、投資、科技、法律等行業的應用,並且在最後我們也在行業內首家上線了針對ESG的專項求職產品。這個不僅是我們教育行業的趨勢,同時也是作爲教育機構的職責所在。

第二點是科技化。科技化不是一個新詞,但我還是用它來概括。是因爲科技化最終還是會幫助教育行業去走向一個高效的、高質量的、甚至是全球化的、定製化的模式。像大家也有可能聽過這些描述和詞彙:根據用戶、學員的求職習慣,運用算法去計算他的輔導路徑。比如說自動答疑,比如說VR虛擬教學,這些都不是一些新概念,也有一些機構在實踐。但是我覺得,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做到很普遍,或者是很成熟的一個程度,那這也會是我們接下來繼續去努力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