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喪服務升級!大甲殯儀館擴建搭棚場地 運棺路更平坦

大甲殯儀館治喪需求高。(李京升攝)

市府打造平坦的運棺步道。(市政府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大甲殯儀館搭棚場地重整優化。(市政府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大甲殯儀館治喪需求高,卻有靈堂、火化數壅塞與不足問題,甚至館內道路顛簸,影響民衆使用,臺中市政府7日指出,市府已投入330萬元,重整優化大甲殯儀館搭棚場地,並打造舒適的奠祭場地、運棺步道。

大甲殯儀館設有景德廳、懷恩堂及小靈堂23間等設施,是全市唯一從治喪、奠禮、火化的「一站式生命服務」場地,提供治喪民衆辦理法會及告別式,因地方使用頻繁,每逢旺日有時未能全面滿足家屬治喪需求。

市議員楊啓邦說,有的家屬向反映過禮廳、靈堂及火化數壅塞與不足問題,還有從小靈堂到火化場顛簸路面,治喪家屬推着棺木行走時,邊掉淚邊要擔心老前輩,甚至晃動中差點翻車,讓家屬相當難過,也有喪家排不到靈堂,只能移靈東海火葬場,天天奔走往返治喪。

臺中市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市府投入330萬元,改善大甲殯儀館搭棚場地,打造舒適的奠祭場地及平坦的運棺步道,此次在園區內停車場旁,整地面積近975平方公尺,規畫全新搭棚場地,可同時舉辦4場告別式,替代禮廳治喪功能,即日起開放治喪民衆申請使用,並同步修整靈堂至火化場的運棺通道,改善顛簸問題。

臺中市生命禮儀管理處長柯宏黛說,大甲殯儀館化爐有4具,每天最多能火化30具大體,每年火化約2.5萬到2.6萬具大體,臺中市比例75%,其他爲25%則是支應外縣市火化需求。

她表示,針對靈堂、火化數壅塞等問題,除這次增設搭棚場地,近期也有改善館內小禮堂、停棺空間等,每年也會針對火化效能檢討,並改進場域動線,讓治喪家屬有更完善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