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圓桌」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企業是原創技術的策源地,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顯著增強,創新實力、創新成果和創新環境取得長足進步。如何更好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本期特邀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部長李鋒:

發揮科技領軍企業龍頭作用

科技領軍企業擁有研發投入強、技術水平高、人才儲備足等優勢,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需要充分發揮科技領軍企業龍頭作用,特別是在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等方面發揮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完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

在技術創新決策中發揮龍頭作用,引領科技創新。國家“出題”有利於實現超前部署,企業“出題”有利於解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實際問題。從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決策看,企業天然是主體,科技領軍企業在技術創新決策中發揮着主導作用,引領了大部分科技創新。例如,在移動通信領域,華爲與中興等企業實現了重大科技突破並在世界領跑;在建築領域,中建、中鐵建和中鐵工等企業引領全球建築創新發展,助力打造“中國建造”品牌。同時,科技領軍企業牽頭或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凝練科技問題,爲國家科技決策提供大量有價值的建議。

在研發投入中發揮龍頭作用,助力科技自立自強。從創新活動主體看,企業已經發展成爲技術創新主體,2023年企業研發經費佔全國研發經費支出的比重近80%。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從2012年的3.9萬家增至2023年的40多萬家,貢獻了全國企業約70%的研發投入。科技領軍企業針對產業前沿技術開展了大量研發工作,技術能力大幅提升,具備參與全球競爭的實力。根據歐盟委員會發布的《2023年歐盟產業研發投入記分牌》,在全球前2500家研發公司中,中國有679家企業進入榜單,成爲全球第二大研發國家。其中,華爲位列榜單第五位,2023年研發投入1647億元,10年累計投入超1.1萬億元。

在科研組織中發揮龍頭作用,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科技領軍企業在管理、技術和人才等方面具備較大優勢,在整合創新資源、營造創新生態、提升創新效能、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方面發揮着引領作用。部分科技領軍企業牽頭構建了跨領域、大協作、高強度的創新基地,提升了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能力。我國航天、航空、鐵路系統在科技創新及產業化應用方面取得突出成績,重要原因之一是這些領域的科技領軍企業包含一批骨幹企業、科研機構,並與高等院校進行深度合作,提升了產學研協同創新水平。同時,通過技術許可、技術共享和共同研發等方式賦能科技型中小企業,幫助其提升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

在成果轉化中發揮龍頭作用,打造互利共贏生態。科技領軍企業往往是產業鏈“鏈主”企業,能夠通過創新賦能、資源共享、服務供給、市場提供、資金支持、生態構建等多種途徑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使更多科技成果從樣品變成產品、形成產業。例如,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對外開放清潔能源創新基地空間載體,共享創新資源,提供應用場景,整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爲中小微企業搭建雙創服務平臺、中試平臺,逐步建立起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良好生態。同時,通過構建領軍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例如,中國電科積極開放設備、技術、人才和資金,打造大型央企與高校院所、中小企業聯合攻關的有效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但也要看到,我國科技領軍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基礎弱、積累薄,創新能級不強、創新策源力不足,僅有部分科技領軍企業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快速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在全球競爭中嶄露頭角。創新要素在企業和高校院所間雙向流動機制還不健全,導致創新要素向科技領軍企業集聚難,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對科技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此外,國外少數創新型大企業經過長期技術積累,構建起以底層基礎技術與工藝爲支撐的技術創新平臺,集成全球創新資源,通過技術“鎖定效益”實現“贏者通吃”,給我國科技領軍企業創新帶來一定挑戰。

科技領軍企業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主力軍,是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骨幹力量。未來,要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支持科技領軍企業向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延伸,提升企業在科技創新前端的作用,把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產業發展緊密聯繫起來,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深度融合。同時,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探索“科技領軍企業出題、科研機構參與答題、金融機構全程服務、人才機構全力支撐”的合作共贏新模式,支持科技領軍企業在科技研發供給與產業技術需求的對接中發揮龍頭作用,爲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創新理論研究所所長李哲:

暢通創新發展的“毛細血管”

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和關鍵增長點,這些量大面廣的企業是實體經濟的脊樑、製造業的基本面。鼓勵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重要內容。新時期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着力點之一,就是提升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使其立足產業細分領域、面向直接市場需求進行前沿技術突破和商業化應用,更好發揮創新驅動發展的“毛細血管”作用,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發展,中小企業有靈氣、有活力,善於迎難而上、自強不息,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各有關部門從財政支持、融通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產學研合作和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在自身努力和政策支持引導下,科技創新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從規模看,成爲企業創新主力軍。過去10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入《歐盟產業研發投入記分牌》的數量和研發投入規模均保持增長趨勢,2023年上榜民營企業研發投入總和超1100億歐元,較10年前增長了8.74倍。過去5年,我國“獨角獸”企業年均增長28家,平均增速8.3%,2023年爲340家,估值9.13萬億元,居世界第二。目前,科技型中小企業50萬家,高新技術企業超46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21.5萬家,已成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重要源泉。

從結構看,呈現多樣化的創新發展特徵。近年來,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圍繞創新鏈不斷演進,形態更加多元、層次更加鮮明。科技型中小企業聚焦細分領域持續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民營科技領軍企業聚焦行業共性技術和複雜性技術加大研發投入;“獨角獸”“瞪羚”和科技孵化器企業深耕新興技術領域;部分科研機構和企業專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從行業分佈看,部分民營企業在信息通信領域以市場優勢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技術創新,在汽車及運輸、生命和健康等行業引領國內產業發展。過去5年,“獨角獸”企業所在行業日益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中,2023年我國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數量佔全球比重約40%。

從能力看,科技創新水平實現歷史性躍升。過去10年,民營企業整體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在人才、技術、基礎設施、資金保障等方面具有較強實力的龍頭企業已邁入全球第一方陣。華爲近年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2023年研發投入209.25億歐元,居全球第五位。2019年至2023年,華爲實現了從Mate30國產化率30%到Mate60國產化率90%的飛躍,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程度超市場預期。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各自細分領域成爲掌握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的上游供應商,對終端產品生產具有決定性作用。部分企業自主研發設計的激光數控加工機牀95%的核心零部件實現了國產化,其餘5%也可實現國產替代,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有的企業專注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關鍵零部件研發,先後開發多個系列機型壓氣機葉片,成爲主流民用航空發動機製造的上游供應商。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外部環境也在不斷變化。要鼓勵、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科技創新,使其更好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一是通過科研機構、科技服務平臺、企業創新聯合體等公共科技資源,協助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分擔科技創新風險。二是鼓勵企業推動生產組織、技術、市場創新,重視技術研發和人力資本投入,因地制宜探索“專精特新”發展路徑。三是爲企業營造創新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創新科技金融支持方式,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使其形成依靠科技支撐長期穩定發展的預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田傑棠: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再次強調,“紮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這一系列重要論述闡明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深刻揭示了創新的內在規律和運行邏輯,具有非常鮮明的時代意義。

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重要源頭,如果沒有了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就成了“無源之水”。改革開放以來的很長一段時期,我國製造業由於缺乏足夠的自主創新能力,一直處於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低端環節,高技術產品出口主要依靠“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近年來,科技自立自強步伐不斷加快,產業創新的基礎能力逐步得到鞏固加強。

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的載體和需求,如果沒有了產業創新,科技創新就成了“空中樓閣”。很多以應付論文數量考覈爲導向的科研成果,往往發表後就被束之高閣,難以成功轉化落地,不僅浪費了大量科研經費,也體現不出科研人員的自身價值。只有將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實現創新的活力和價值,推動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然要求。新質生產力作爲一種先進生產力質態,其特點就是創新,最終要將先進科技成果落到產業創新發展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佈局建設未來產業,從而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創新的全週期活動包含了從研究開發經費投入到創造科技成果,再通過科技成果產業化產生經濟效益,進而從經濟效益中提取一部分投入研究開發費用這樣一個不斷往復、不斷擴大的良性循環過程。科技創新更多的是將經費轉化爲科技知識,而產業創新則更多的是將科技知識轉化爲經濟產出,二者都是創新鏈條和網絡生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往復運動的過程中,新興產業等新質生產力被不斷催生出來,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成效顯著。2023年,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達33.6%和15.7%,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3%,快於全部投資7.3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服務機器人、3D打印設備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0.3%、54.0%、23.3%、36.2%。

在全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科技革命快速迭代的時代背景下,要以科技創新作爲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要素,以產業創新作爲重要載體,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一是提升科技成果質量。圍繞工業母機、基礎軟件、先進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高效組織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開展科技攻關,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獨特作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技術研發,運用多種政策工具給予全方位、全鏈條支持。

二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2022年,我國企業研發經費佔全部研發經費的比重達77.6%,但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僅爲1.39%。建議不斷完善創新生態系統,持續激發經營主體創新活力,培育更多科技型創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具備較強研發能力的科技龍頭企業。支持企業牽頭或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與高校院所組建機制靈活的創新聯合體。

三是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建設更爲專業化的科技成果轉化人才隊伍和機構,在成果獎勵中拿出一部分激勵高水平轉移轉化人才,讓專業的人專心幹專業的事。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是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最基礎、最關鍵的市場力量之一,是鏈接科技和產業、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樞紐環節,需盡力拓寬募資渠道,以合理的稅收優惠引導市場化資金參與創業投資。

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武虹:

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密切合作,面向產業需求共同凝練科技問題、聯合開展科研攻關、協同培養科技人才,推動企業主導的產學研融通創新。這爲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

近年來,我國企業在技術創新環節中的地位逐步加強、作用明顯提升、路徑更加多樣,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截至2023年底,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401.5萬件,其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42.7萬家,較上年增加7.2萬家,國內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90.9萬件,佔比首次超過七成。高校和科研機構同樣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利轉化運用的重要力量。截至2023年底,國內高校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79.4萬件,科研機構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2.9萬件,合計佔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的1/4。

在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相關部門積極探索,依託高校、科研院所在科技與人才方面的雙重優勢,通過各類行動計劃推進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共同發力,以更深層次、更大力度推動實現供給與需求精準對接。

在盤活存量專利方面,高校及科研機構專利成果“不願轉”的顧慮、“不會轉”的現象還比較普遍,梳理盤活有價值卻被閒置的專利成果是推進專利轉化運用的重要任務。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制定了《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發揮市場和政府的協同作用,共同推動專利成果更好更快地轉化爲現實生產力。依託國家專利導航綜合服務平臺,由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從供需兩端分別對存量專利進行篩選評價,有效提高專利產業化率和實施率。近5年,我國高校專利轉讓及許可合同數量從6000多項增至2.1萬餘項,轉化金額從33.9億元增至110.1億元。

在服務校企對接方面,自“千校萬企”協同創新夥伴行動實施以來,截至2024年3月,“千校萬企協同創新平臺”參與高校共計500餘所,參與企業超2000家,收集技術研發需求超3500項,成功幫助一批企業對接高校,解決了技術研發難題。預計到今年底,將完成5000項高質量科技成果、5000項企業需求和1000名行業領域專家入庫,服務不少於2000家企業與高校對接,落地成果不少於1000項。

在完善企業融通對接方面,工信部、國資委、國家知識產權局等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開展2024年“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的通知》,着力於建立完善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渠道,集聚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各方資源,爲中小企業與大企業搭建交流、展示、服務、對接平臺,豐富拓展融通對接的廣度、維度和深度,推動更多中小企業融入大企業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

在加快應用落地方面,國資委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引領,深化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推動一批重大標誌性成果在中部地區加速轉化應用落地,更好促進中部地區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同時,堅持協同聯動,強化資源調配整合,圍繞中部地區開展跨行業、跨區域合作,探索合作新模式,推動央企產業優勢更好轉化爲地方發展動能。

隨着改革進入深水區、創新進入無人區,在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密切合作方面,仍存在動力不足、深度不夠、環節不暢等問題,需從以下幾方面持續改進。一是正確區分不同類型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功能定位,形成面向國企央企、科技領軍企業、中小企業等不同類型企業的各具特色、差異化的產學研融通路徑,通過開展試點總結規律並推廣實施;二是推動信息平臺建設避免一哄而上,應面向具體場景與應用,深耕產業鏈供應鏈,將淺層次的科技成果轉化真正引入深水區;三是正視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在組織文化、目標和管理體系以及存在的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差異,在促進科研融合、文化融合、管理融合基礎上,通過建立互信關係,持續爲產學研融合提供更深層次動力;四是引導產學研國際化合作,立足全球視野,通過支持企業建設海外科技創新中心,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推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科技園區企業在技術、項目、人才等方面開展合作。 (來源:經濟日報)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