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強國青年科學家,讓科技之光傳遞下去
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教授劉小磊爲桂城中學作科普分享。
“科技讓藝術‘活起來’”“同學們千萬不要認爲,女孩子不能學機械”“國家需要,我就去做”……近日,2024“強國青年科學家”代表來到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在西樵山下宣講交流,分享科技創新路上的奮鬥故事和心路歷程,組成“科技之光”青年宣講團進校園,與同學們展開面對面的科普交流,激發廣大青少年崇尚科學家精神、追逐科技之星的願望。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高技術領域成爲國際競爭最前沿和主戰場,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發展格局。近些年,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原始創新能力還相對薄弱,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還存在受制於人的短板和“卡脖子”問題,科技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賦能還相對不足,建設科技強國既面臨新機遇,也要應對新挑戰。
青年科技人才往往思維活躍、精力充沛,頭腦中的條條框框比較少,也善於應用新方法、探索未知領域,實現“從0到1”的突破。2023年12月,科技部發布的《中國科技人才發展報告(2022)》顯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參研人員中45歲以下科研人員佔比超過80%,更多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樑、當主角。事實證明,在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青年科技人才大有可爲,也必將大有作爲。
此次宣講活動中,青年科學家們敢想敢拼、堅韌不拔、心繫國家的奮鬥姿態令人印象深刻:他們有的飽含人文關懷,因爲看過菜農因儲存問題不得不賤賣掉一整車蔬菜的情況,決心下大力氣研發果蔬發酵專用菌種;有的潛心鑽研海洋光學技術,着力提升水下成像距離和成像清晰度,助力我國建設海洋強國;有的將技術與藝術領域巧妙結合,讓智能大數據成爲藝術品鑑定的“掌眼”神器,通過彎道超車讓我國藝術品圖像技術躋身世界前列……
2024“強國青年科學家”們的研究領域或有不同,研究重點難點或有差異,但那份勇敢探索宇宙萬物奧秘的衝勁,努力攻堅“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難題的韌性,以及“國家需要,我就去做”的使命擔當,是他們共同的理想底色。這份科技之光,應當被更多傳遞出去。
追求科學真理道阻且長,科學家精神需要被代代傳承。事實上,甘爲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正是科學家精神的重要內核。在進行宣講時,不少青年科學家都提及老一輩科學家甘爲祖國事業育桃李的動人故事。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熊健分享時說,在科研征途上,他得到了複合材料領域泰斗——杜善義院士的悉心指導。在杜院士身上,他不僅學到了先進的專業知識,更接續了那份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情懷。“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奮鬥的方向。”當年,深受錢學森先生影響的杜善義院士,又在三尺講臺上播撒着嚴謹治學的理念和心繫國家的精神,將科學家精神延續下去。
如今,青年科學家進校園科普等方式,也可以讓科學的魅力得以彰顯,讓科技之光傳得更遠、直抵人心。良好的科學氛圍,本身就能增加中小學生感受科學的“觸角”,完成對科學“去陌生化”的過程。X射線的發現背後,有怎樣失之交臂的遺憾故事?有人隨便吃點就胖,有的人卻怎麼吃都不胖,是因爲“體質”不同嗎?能否通過基因進行“科學算命”?當科學不再只是課本上的抽象概念和一道道習題,當科技的魅力經由科學家的生動描述傳遞出來,也會在小小少年心中點燃好奇,埋下一顆顆理想的種子,進而激發出他們向科技領域進發的雄心壯志。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的答疑解惑,有助於幫助青少年打破思維桎梏,引導他們正確認識不同學科間的關係,以更開放包容的心態看待問題。“文科類學生爲何要學物理?”在互動提問環節,一名學生就向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靳志文發出了“靈魂拷問”。對此,靳志文表示,物理學科的學習思路與方法對歷史等文科也有一定的幫助,像考古、文物修復等文科類專業現在也應用了許多數字技術。在學習中,學會打破學科壁壘,善於挖掘不同學科所蘊含的魅力,也是一門成長必修課。
此外,針對“女生不適合學機械”等刻板印象,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鄭李娟也用自己的經歷和見聞,鼓勵學生打破成見,在填報大學志願專業時,“不要有性別顧慮,選真正感興趣的”。面對面交流中,每一次“過來人”的心得點撥,每一場講座中迸發的思維碰撞和智慧火花,都是對科學家精神的生動註腳。當學科學、愛科學成爲一種社會風尚,當追逐科技之星成爲青少年的自發行動,必然會爲創新創造提供更具滋養力的土壤,培育源源不斷的科技後備力量。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建設科技強國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致敬強國青年科學家,不僅能讓更多人感受到高質量發展中澎湃的青春活力,更有助於推動崇尚科學、熱愛科學蔚然成風,讓科技之光不斷傳遞下去。
任冠青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