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汽車,被困在上汽裡

出品|派財經

文|陳慶之 編|派公子

造車界的重量級玩家智己汽車,終於姍姍來遲地推出了新SUV旗艦。

可“消失”的前排座椅、奇特的半幅方向盤、巨大的穹頂擋風玻璃……這些噱頭滿滿的配置出現在了智己LS7上,讓不少關注者直呼智己卷出了新高度。不過,細看之下,LS7車型總有那麼幾分眼熟,整體車身尺寸稍大於蔚來ES8,外觀造型則與即將要發佈的Coupe SUV車型與蔚來EC7“神似”,五座佈局又與蔚來ES7相似。更有觀點認爲,智己LS7簡直就是用ES8的尺寸,上ES7的配置,賣ES6的價格。

實際上,智己對標蔚來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新車型LS7如此神似蔚來也不足爲奇,但奇怪的是,從強調用戶企業到主打駕控體驗,智己在自己不長的車生中,品牌態度來了一次大轉彎。但即便如此,智己仍舊沒能避免低迷的汽車銷量和外界的質疑,這一承載了上汽集團智能汽車時代重大使命的品牌,究竟還能否迎來破局?

01、無效的駕控“玄學”

“前所未有的好開、前所未有的智能、前所未有的駕控,智己LS7將會是‘全世界’最好的SUV……”沒有意外,12月20日晚智己LS7的見面會上,聯席CEO劉濤最強調的依然是駕控。

劉濤甚至自信的表示:“LS7會做到L7未達成的目標。”

能不能達成目標現在還言之過早,但從銷量來看,L7的表現確實不怎麼亮眼,上汽集團產銷快報顯示,今年7-11月智己汽車銷量分別爲816輛、1007輛、1019輛、860輛、608輛,截至今年11月累計銷量爲4545輛。

這一銷量並不理想,要知道在最初預定階段,智己L7就已經積累了不少的用戶。智己預定時間最早開始於2021年4月20日,根據去年年底劉濤向媒體所言,當時智己L7僅有3000名天使輪用戶和1000名以上A輪用戶。

所以當媒體拋出“您怎麼看待銷量排名?”這一頗爲扎心的問題時,劉濤只能無奈的給自己打了個圓場:“我覺得不能單純看銷量。如果您看銷量排行榜,比如說有些排名特別靠前、平均售價卻特別低的產品,未來也會面臨一些瓶頸。我們最好多方面來判斷品牌的含金量,不要以短期論英雄,也不要以短期的銷量論英雄。”

低迷就是低迷,在外界看來,L7如此低迷的銷量表現,很大程度上與智己所強調的駕控體驗有關。

“如果我們從品牌定位的角度說,只能留一個最核心的價值,那必是‘操控’。智己汽車‘駕控天花板’的標籤必須有,而且長板必須特別長。”在今年早些時候,劉濤曾如此強調駕控體驗對於智己的重要程度,“我們希望,成爲‘電動車中的寶馬’或是‘電動車中的保時捷’。”

爲突出駕控,智己甚至搞了不少相關營銷活動。4月18日,智己汽車公佈了智己L7連續漂移1小時6分鐘、258圈、43.646公里的全程記錄,成功摘冠電動汽車漂移距離最長吉尼斯世界紀錄。而這一世界紀錄此前的保持者是保時捷Taycan。

今年9月,智己L7發起了“九層妖塔”用戶挑戰活動。面對停車場內高爾夫都無法輕易“一把過”的彎,很多用戶開智己L7輕鬆挑戰成功。

在智己的眼中,駕控成爲了自己獨一無二的標籤。智己汽車的相關數據顯示,智己l7車主中,有22%以上的用戶家庭年收入達到100萬元以上;60%的用戶是豪華品牌、超豪華品牌的增換購車主;25%以上的用戶家庭保有3輛車以上。顯然,駕控和動力的標籤打動了部分高端目標人羣市場。

但相比起上述被打動的人羣,智己L7沒有打動的人羣顯然更多,這一點毫無保留的體現在了智己L7半年來的低迷銷量上。

實際上,這樣的局面在不少業內專家看來,從一開始就已經寫好了。“其實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駕控體驗算不上是一個核心賣點。”新能源汽車投資人士李明磊直言,“影響駕控體驗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懸架的材質和工藝、車輛轉彎半徑、底盤佈局和調校、輪胎的胎寬和扁平比等等,只強調顛覆性的駕控體驗,很難讓消費者感知到具體的技術優勢,尤其是在大多數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扎堆的價格區間,駕控體驗也並非首要考量。”

而且,對於不少人來說,駕控體驗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一定程度上甚至取決於具體用戶的個人偏好。在不少用戶眼中,智己所着重強調的操控更像是一門玄學。相比之下,其他新勢力車企所宣傳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反而更容易抓人眼球,智己想要靠一己之力讓用戶轉而去關注難以捉摸的駕控,其實很難。

但智己的確也沒有什麼別的好辦法了,從2014年首批造車新勢力誕生至今已有8年時間,每一位留在場上的選手都已經選定了站位,蔚來主打高端用戶體驗、小鵬走的是智能駕駛技術流路線、理想則是側重增程式和“奶爸”的差異化定位,哪吒、零跑是另一條性價比的路子,問界的背後是華爲和鴻蒙,而2020年底才誕生的智己汽車,背靠着不願出賣靈魂的上汽,本就沒有太多選擇。

爲了做好駕控,智己冒險選擇了轎車作爲首發車型。通常而言,轎車重心更低、風阻更小,操控更容易做到比SUV好,但智己也不得不面臨另一個現實——電動轎車不容易成爲爆款,很多新勢力第一款車型基本上都會選擇SUV,比如蔚來ES8、威馬EX5、小鵬G3、理想ONE等。

不管是從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角度來看,還是從SUV車型用車場景更多元、通過性好、車內空間大等優勢來看,SUV都比轎車更適合作爲首發車型,也更容易讓一個新品牌穩步成長。所以,不只是造車新勢力,豪華品牌中的捷豹I-PACE、奧迪e-tron、奔馳EQC等的首款電動車型也都是以SUV車型切入。

結果也確如業內人士所預料的,智己的首款車型L7果然出師不利。

02、學歪的用戶思維

實際上,現在劉濤開口閉口必談的駕控,最早是“偉大用戶”的位置,但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智己就把偉大用戶從神壇上給擠了下去,換成了沒人說得明白的駕控。

最初,爲了講好“偉大用戶”的故事,智己從成立之初就打造了兩個特殊的形象——“北焦樵,南賈迅”,前者代表了用戶利益,後者則是智己汽車的員工持股平臺。

故事還得從2015年說起,當年,在河北省滄州市滄縣的發達路和沿渠街交叉路口,一位叫做焦樵的老闆,花了5萬塊錢開了一家叫做樹旺的超市,經營着菸酒糖茶等日用百貨。

但5年後的2020年12月7日,焦樵創建了一家叫做“上海智己與我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註冊資本高達4.899億人民幣,其個人持股90%,並親自擔任法人。2天后,焦樵的公司投資成立了一家叫做上海元稔汽車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99.99%以上。隨後元稔拉着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阿里巴巴,還有一個叫賈迅的人,一起投資100億,搞了一個叫做“智己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車企。

5年時間,境遇卻有天壤之別,這要歸功於兩人新的智己汽車“用戶主理人”身份,他們所代持的股份也並不屬於他個人,而是智己汽車打造的獨特用戶激勵體系。這套機制是智己汽車獨創的,就是爲了凸顯自己的用戶至上價值觀,單從這一點上來看,智己甚至比前輩蔚來做的更到位。

正是從這一時間點起,蔚來在上海創新港的辦公室就多了一位“鄰居”——智己汽車,如此門對門、臉對臉,絕不是因爲智己汽車有多麼稀罕這塊寶地,而是爲了挖牆腳方便,兩年時間裡,智己汽車與蔚來在組織文化、市場策略、產品層面、人才梯隊等等方面進行了“激烈交流”。

比如,現任智己汽車用戶觸點主理人李微萌此前在蔚來汽車工作,在2016-2017年期間負責蔚來app及社區開發和建設,2020年加入到智己汽車。她的加入,目的就是要提升智己在用戶運營和共創上的表現。

在體現用戶思維方面,智己汽車在內部成立了智能青年公社,打造一支數字化、年輕化、多元化的團隊,“包括互聯網、軟件、數字藝術、音樂等領域,甚至還有高級酒店的管理人才。”數字化人才的佔比高達75%以上。

同時,除了上汽、張江高科和阿里三大股東,智己推出了ESOP員工持股平臺,來激勵員工,激發潛能;甚至還留出了4.9%的公司股權,作爲CSOP(用戶權益平臺),收益用以購買用戶的數據。

智己汽車還首創了“合夥人”的模式,首批四位合夥人分別是英國的世界著名設計工作室Heatherwick Studio、國際數字交互團體日本teamLab、威廉姆斯高級工程公司(WEA)和蔣瓊耳,分別擔任技術合夥人和藝術合夥人。

“我們將重新定義消費者對品牌的擁有感。如果用戶以前買了一輛車,拿到車的擁有權,擁有了這輛車的固定資產價值。但通過我們的‘用戶價值企業’,用戶與企業關係重構,不光得到這輛車,可能還會得到企業某種共創的資質,有資格、有權力,與這個企業一起成長。”對於用戶型企業的定位,劉濤曾不止一次在媒體面前如此表示。

因此,智己成立之後,外界可以明顯感受到智己的品牌調性是高端智能、用戶共創和設計藝術。尤其是2021年7月之前,圍繞智己IM AD智能駕駛系統的營銷事件密集傳播,用戶簡直被捧上了天。

改變發生在去年第四季度,彼時,智己汽車開始把品牌往駕控和駕駛體驗上帶,“用戶”一詞出現的頻率明顯變少,而與之一同變化的,還有用戶們的待遇。

在首款車型L7的盲訂階段,智己爲了能夠吸引消費者下訂,特意準備了前3000名預訂用戶專享的「天使權益」,此權益涵蓋了諸如專享的座椅材質、車漆顏色和智能駕駛禮包等等。爲了突出這些用戶的尊貴屬性,智己還喊出天使權益限量搶購、稀缺尊享等等營銷口號。

一大批天使輪用戶被智己的真誠所折服,選擇了相信智己。

然而,等待被寵的天使輪用戶們卻發現,智己旗下員工和關聯公司推出的政策更加優惠,不僅有免費一年的 IM Care 服務,而且還擁有兩年的免息分期權益。這種前後不一的做法,讓天使輪用戶們感覺被騙了,紛紛表達抗議。

這還沒完,在智己 L7 發佈會上,負責人口中明確提到,智己L7將會標配無線充電技術,但是在隨後公佈的配置表中,原本「標配」的無線充電技術卻突然變成了需要車主額外花6000元的「選配」。智己官方給出的最終解釋是:部分消費者應該不會使用無線充電。

同樣,在標配腳踢尾門被改成標配電尾門事件中,智己的說辭是體驗層面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

一次次被騙,早期的智己用戶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官方App社區內抗議投訴,但不少用戶卻發現,這裡根本就沒有人關心他們。“在這個智己官方app社區內,智己就像一個土皇帝一樣,給用戶搭建一個《楚門的世界》,一邊清理着它智己不想看到的聲音、一邊讓員工創建無數個像「探問君」這樣的ID去刷評論帶節奏‘舔’智己,這就是智己官方app社區內真實的實況。”名爲“尊貴的法拉驢車主”的網友如此吐槽智己的社區生態。

顯然,在用戶的眼中,自己更像是爲智己新車埋單的超級大冤種,隨用隨丟。當發現用戶思維的故事不好講,而且更難以超過蔚來時,智己無奈之下就只能選擇另闢蹊徑,找一個新的賣點——駕控。

03、留給智己和上汽的時間不多了

錨定汽車“玄學”駕控、親手推翻偉大用戶的王座,智己的這些謎之操作,實際上都可以歸咎於一個原因:缺少核心競爭力。

智己汽車脫胎於上汽集團立項已久的L項目,後者自2018年開始籌備,被上汽內部視爲“一號工程”,由時任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親自掛帥,總裁王曉秋任總指揮,力圖打造“中國的特斯拉”。

智己在立項時,在上汽層面的重視程度與上汽大衆、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等版塊平級。這一點,在劉濤當時信誓旦旦的表示新車一年內交付時表現得淋漓盡致。

實際上,上汽最早的新能源汽車探索可以追溯到2012年,旗下推出首款純電動微型車e50,售價高達18萬元,最終毫無意外地撲街;四年後,榮威打着“中國首款新能源高端轎車”的旗號,推出了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榮威e950車型,售價區間爲25.59-30.88萬元,但到了2018年月度銷量卻僅有可憐的80多輛;2018年8月,上汽重整旗鼓推出了新能源高端車型——榮威Marvel X,定位爲純電動中型SUV,售價26.88萬-30.88萬元,但銷量依舊慘淡,2020年前7個月,Marvel X累計銷量僅爲51輛。

一次次的失敗,讓上汽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高端新能源汽車策略有問題,於是其選擇了走捷徑——全面學習蔚來,根據蔚來模式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智己汽車,但實際效果卻一言難盡。

首先是堆配置、上高端,剛剛發佈的新車型LS7,就完美展現了這一特點。爲了突出的豪華定位,智己汽車選擇用供應鏈的強陣容來背書,比如德國大陸的空氣彈簧、德國倍適登的DampTronic電磁動態阻尼調節系統、德國博世的電子轉向系統、意大利佈雷博的制動系統……

不止如此,激光雷達等標配自不必說,像“Star Fall星瀑冰感前穹頂”“巨幅沉浸式可升降智慧場景屏”“智控全平摺疊副駕座椅”“零重力浮感座椅”等等,一大批高大上的高端配置應有盡有,高端感可謂拉滿。

但硬件堆疊的高仿蔚來LS7,並沒有讓智己逃脫核心優勢不足的同質化窘境。

比如,在最能體現車企技術能力的智能駕駛技術上。直到2021年,上汽集團才領投了智能駕駛公司Momenta C輪的5億美元融資。隨後,雙方合作研發了IM AD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甚至還提出了Door to Door Pilot的概念,宣稱能實現端到端主要場景無縫的智能駕駛體驗。

然而等到交付時,智己官方卻表示,首批交付的L7只有全速域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輔助等基礎包功能,其他更高階功能將在後續通過OTA持續迭代。除了軟件升級,智己還搞了個硬件升級,實際上,這就是一個被比亞迪、大衆用戶瘋狂吐槽的官方改裝,智能化短板一覽無餘。

到了LS7,官方強調的智能駕駛功能依然是高速高架領航輔助NOA、高精度自動泊車等功能,在蔚小理等先行者的對比下,完全看不到亮點。

然後是學習嘴炮兒營銷,擔當這一重任的必須是劉濤。

劉濤在1997年畢業後就加入上汽集團,25年來,“在整車、底盤、電子電器甚至造型都有過工作經歷,基本涉及過汽車生產鏈上的所有核心職能。”但唯獨沒有互聯網經驗,更不懂互聯網營銷。

因此,當其他新勢力創始人嘴炮兒打得不亦樂乎,引得網友開心吃瓜之時,劉濤總是把握不住節奏、拿捏不好分寸。比如,特斯拉交通事故發生一週後,才義憤填膺的指責特斯拉不注重車輛安全,學蔚來李斌譏諷BBA燃油車主是悲慘的,調侃理想L9像老款GL8……甚至,劉濤爲了博眼球,還親自駕駛L7無視交通法規,高速違停、變道不打轉向燈、實線變道、連續變道及超速等違章行爲悉數上演。

可以看到,努力的劉濤想模仿,想複製,想追趕新勢力的營銷模式,但是一時間玩的不夠熟練,導致了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尷尬營銷。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學蔚來成爲用戶企業上,如上文所述,智己更是完全沒有學到精髓。

其實,這不是智己自己一家的問題,一位極氪工作人員也曾感慨:“從一開始,我們就努力用心做一家用戶型企業,加班加點,可是現在卻感覺和用戶漸行漸遠。沒想到做用戶運營這麼難。”北汽極狐也遇到了相似的問題。

“傳統車企做用戶運營最大的痛點不是缺人,也不是缺少組織架構變革的快捷性,而是有沒有做用戶運營的決心。品牌剛開始成立半年、一年的時間可以,但是兩三年在用戶運營領域還沒有利潤表現,從領導層到執行層的壓力就都會很大。”一位在傳統車企任職多年的資深用戶運營人員給出了這樣一條“經驗總結”。

相比之下,蔚來的用戶運營則要純粹得多,從李斌到總裁秦力洪,以及用戶運營副總裁魏建,都在不同場合強調過多次的一句話是:在蔚來,用戶運營是目的,不是手段。

“蔚來是一家虧損很多,但是估值很高的公司,而傳統汽車企業的估值與利潤相關。所以他本質不是一類公司,所追求的中短期目標也不一樣。”一位用戶運營專家曾如此總結傳統車企和蔚來用戶思維之間的差異。

因此可以看到,雖然智己從頭到尾對蔚來進行了像素級的Copy,但上汽固有的智能化技術劣勢和濃厚的傳統汽車廠商思維,始終是智己越不過去的坎兒,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全力學習蔚來,卻只得了個形似,在一衆造車新勢力中站不穩自己的人設,還如何奢談佔領用戶心智、讓用戶心甘情願買單?

如果不從根本上進行改變,那留給上汽和智己的時間真的不會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