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車柱 桃市擬學校周邊設置

桃園八德國小路邊停車格在上學及放學時段轉作家長接送區,有家長因下車接行動不便或年幼的孩子,被誤認違停遭罰。圖/桃園市議員許家睿提供

桃園現有2百多所國中小學,部分學校四周的路邊停車格在上課及放學時段會轉作家長接送區,禁止車輛久停,但有些家長必須下車接行動不便或年紀較小的孩子,卻被誤認違停而吃上罰單,事後花許多時間申訴撤單;議員建議,市府建置智慧停車柱搭配科技執法精進管理辦法,交通局表示,已着手研究技術與設備問題該如何突破。

民進黨桃園市議員許家睿指出,以八德區八德國小爲例,該國小周邊的興豐路與中山路雖然都只有2線道,卻是通往中壢或國道3號的交通要道,爲避免學生上下課及民衆通勤時段交通壅塞,路邊停車格在特定時段改做家長接送區,禁止一般車輛停放。不過,接送區規定駕駛不能離開座位。

許家睿接獲家長陳情,有家長爲了接受傷行動不便的學生或國小附設幼稚園的幼童,必須下車,就被巡邏員警告發違規,或遭民衆拍照檢舉;新北與竹北已有停車柱搭配科技執法設計智慧化接送車格,提供家長6分鐘到15分鐘的臨停時間,超時就會拍照取締,桃園也在推動智慧停車柱,應能比照辦理。

交通局表示,靠智慧停車柱舉發違停的技術問題應不難克服,只要設定車輛停放超過一定時段即屬違規就好,只是系統如何與警政系統介接、個資保護設定是否符合中央政府規範,有待進一步與警方、廠商共同研究,若能克服,也能運用在其他重要路段路口,讓交通更順暢。

交通局表示,目前在桃園、中壢、楊梅和龜山區試辦,現有274支智慧停車柱,去年與今年的試辦計劃都是跟路邊收費停車格委外廠商合作,雙方共同討論設置地點,經費由廠商負擔;若由市府指定位置,經費該誰負擔須重新討論。由於委外合約今年下半年到期,是否有可能廣設或以學校爲重點區域,會在招標時與投標廠商講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