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需循序漸進

日前,2024北京市智慧城市場景創新需求清單(第一批)發佈,涵蓋前沿技術、公共服務、社會治理、企業數字化轉型四大領域38項場景創新需求。

隨着城市規模日益擴展,城市結構日益複雜,城市治理尤其是大城市治理難度加大。讓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準,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智慧城市建設是關鍵路徑。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推動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體系。近年來,各地尤其是特大城市普遍高標準佈局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推出一系列應用場景,驅動城市向“數治”“智治”轉變。

比如,北京自去年啓動智慧城市場景創新開放工作以來,聚焦智慧城市建設痛點難點問題,圍繞前沿技術、感知監測、城市治理、安全應急、智慧農業等重點領域,從小切口、一件事發力,逐步到大場景、跨領域創新,構建形成場景建設及產業培育閉環,打造智慧城市新樣板。全市已形成多項國內首創場景成果,既有面向公衆政務諮詢問答的語言大模型應用,也有面向企業的“門前三包”一碼共治技術應用,提升了智慧城市建設整體效能。

智慧城市不是千篇一律“抄作業”“套公式”,其場景應用的開發設計,必須在充分聽取社會需求的基礎上,着眼長遠,因地制宜做好頂層設計和科學規劃。眼下,一些地區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缺乏可行性研究和中長期運營成本的評估,導致投資決策盲目,與實際需求脫節,最終影響的是智慧城市的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說到底,智慧城市建設的最終目的是要補短板、惠民生,提升廣大羣衆的獲得感,加速讓智慧化成果惠及全社會。

智慧城市建設面廣量大,是一個長期的、發展的過程,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細緻規劃、循序漸進,不可一蹴而就。隨着場景應用的突破,智慧城市理念不斷向基層擴展,許多縣區和鄉鎮街道也開始佈局相關項目。從大勢着眼,從需求出發,城市治理職能部門要牽住問題的“牛鼻子”,分析好自身發展需求和智慧城市建設的關係,以人爲本引領工作着力點,加強配套措施舉措和機制建設,持之以恆通過不懈努力,做細做實各項具體工作,讓城市更加宜居、更具韌性。 (作者:韓秉志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