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痛苦加深!海上待售俄羅斯柴油數量創2017年來新高

財聯社3月25日訊(編輯 馬蘭)隨着印度轉向俄羅斯之外的市場採購原油,俄羅斯能源市場正在加倍感受西方制裁帶來的痛苦。

據幾名知情人士月初透露,最大的國有煉油商印度石油計劃減少定期接收的俄油數量,其他公司如巴拉特石油和印度斯坦石油則決定不承諾簽訂下一財年的原油採購合同。

而印度是俄羅斯在俄烏衝突之後的第二大原油出口國,該市場的驟然回縮,讓數十艘載有俄羅斯原油的油輪陷入困境。

據Kpler數據顯示,截至3月17日的10天內,平均有620萬桶俄羅斯柴油處於待售狀態,漂浮在海洋上的俄羅斯柴油桶數量已經創下201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一系列事實表明,俄羅斯的原油生意正在到處碰壁,這或將逐漸限制俄羅斯的石油收入,從而給其財政造成麻煩。不過,這也是西方國家一直致力於達成的目標。

制裁,但留了餘地

諮詢公司Energy Aspects地緣政治主管Richard Bronze表示,俄羅斯的出口流量正一步步受到擠壓,尤其是對印度的出口。目前正是西方制裁相關摩擦變得更加劇烈的階段。

紐約歐亞集團分析師Greg Brew則稱,市場一定會看到美國對俄羅斯原油的出口的制裁壓力擴大,因爲美國正努力支援不斷顯露頹象的烏克蘭。

美國財政部發言人對此迴應,其預計全球石油買家不再與制裁名單上的俄羅斯國營Sovcomflot物流公司打交道,但這不會對石油市場產生影響,因爲俄羅斯還將繼續出售石油。

在白宮看來,運載俄羅斯原油但被西方制裁的油輪,將到其它市場尋找銷路。而這將繼續推高俄羅斯石油的運輸成本,並讓俄羅斯原油行業不得不加大折扣力度。

不過,在西方已宣佈的40家制裁目標之外,俄羅斯仍擁有龐大的影子艦隊,據估計其規模在600艘左右。此外,希臘油輪也在七國集團設定的價格上限機制下繼續爲俄羅斯原油貿易提供服務。

這也反映出西方市場當下的矛盾心態。柏林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東歐和歐亞地區高級研究員Janis Kluge指出,白宮擁有影響俄羅斯石油出口的強大工具,但由於擔心選舉年汽油價格飆升,所以不太願意使用它們。